皮质延髓的束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皮质球束由上[1]

解剖学|

产地:运动皮层(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1]

课程

皮质球束离开内囊,以大量束的形式进入脑桥基底部[1]这些纤维在脑小腿附近留下[1]这些纤维可以走几种路径,有几种不同的终端:

  • 直接终止于运动神经元或[2]
  • 支配运动神经颅核的轴突在终止前可以交叉,从而支配对侧肌肉。由于有些是同侧下垂,有些是同侧下垂,导致双侧下降控制。[2]
  • 直接支配脑神经或通过中间神经元,即通过皮质脊髓束。[2]

函数|

通过脑神经支配面部、舌头、下巴和咽部的肌肉。[3]

皮质球束直接支配脑神经的核;

颅神经运动区([4]

病理|

由于脑干下部运动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球神经支配,单侧皮质球病变通常不会对颈部和头部肌肉产生任何临床影响。[5]然而,这些规则有两个例外:

  1. 面部核(VII):面部下部的肌肉接受来自对侧运动皮层的对侧输入。因此,运动皮质/内囊的对侧松弛导致面部另一侧的面部肌肉无力。然而,他们仍然可以皱起额头,因为这是双侧由皮质球束支配的。[5]
  2. 舌下核(XII):颏舌肌(负责伸出舌头的肌肉)接受对侧运动皮层的神经支配。因此,累及右侧运动皮质/内囊的病变会导致左侧舌下肌无力。因此,由于舌头左侧的无力,右侧强壮的肌肉会把舌头推到左侧。[5]

术语|

皮质球束(或皮质核束)是连接大脑皮层和脑干的白质通道,“bulb”一词来自延髓的古老术语。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它有时也包括脑桥。因此,“球”这个词指的是与髓质相连的神经和束,也与受神经支配的肌肉有关,如舌、咽和喉[6]

资源|

[7]


参考文献
|

  1. 1.01.11.21.3年轻,保罗。医学院解剖学。第四章。金字塔系统。http://medschool.slu.edu/anatomy/guide_ms/chapter_4.html(6/5/2016访问)
  2. 2.02.12.2《生理与神经科学网站》。神经科学:运动系统。http://www.acbrown.com/neuro/Lectures/Motr/NrMotrPrmr.htm(6/5/2016访问)
  3. 大脑从上到下。轴突进出运动皮层。http://thebrain.mcgill.ca/flash/i/i_06/i_06_cl/i_06_cl_mou/i_06_cl_mou.html(6/6/2016访问)
  4. 4.04.1Revolvy。皮质延髓的小册子。http://broom02.revolvy.com/main/index.php?s=Corticobulbar%20tract&item_type=topic(6/6/2016访问)
  5. 5.05.15.2HyperBrain。学习神经解剖学的资源。第十章。上下运动神经元和内囊。http://library.med.utah.edu/kw/hyperbrain/syllabus/syllabus10.html(05/06/2016访问)
  6. Liquisearch皮质球束可用:https://www.liquisearch.com/corticobulbar_tract(27.4.2022访问)
  7. Soton Brain Hub。皮质延髓的小册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TDIGoGiY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