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中的运动和活动

跳转到:导航搜索

简介|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官和情感体验。”它进一步指出,“疼痛总是主观的,每个人都通过早年受伤的经历来学习这个词的应用。”IASP还认为,有害刺激在痛觉感受器和痛觉通路中诱导的活动并不是疼痛。

对于遭受疼痛折磨的人来说,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避免活动,寻求休息。然而,运动疗法通常被作为治疗疼痛的一种选择。众所周知,锻炼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很多好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列出了体育锻炼的好处:控制体重,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强骨骼和肌肉,改善心理健康和情绪,提高日常活动能力,防止摔倒,增加长寿的机会。锻炼和体育活动不仅对健康个体有益,而且对患者也有明显的益处。考虑到这一点,一些作者提出了一个想法,运动应该被视为一种药物[1].通常锻炼对病人最重要的好处是改善疼痛控制[2]

运动性痛觉减退(EIH)|

EIH是一种在文献中被广泛研究的现象,其结果尚不明确。人们对EIH的了解甚少,其特点是除了运动期间和运动后疼痛强度评分降低外,疼痛阈值和耐受性的增加是次要的[3]

EIH背后最普遍接受的假设是,中枢阿片系统是由继发于节律性肌肉收缩的骨骼肌的机械敏感传入神经纤维A-delta和IV (C)的放电增加而激活的[4][5].运动还能增加男性血液中β -内啡肽的浓度[4]

另一种被提出的EIH机制是内源性大麻素[6].运动增加内源性大麻素的血清浓度,这可能有助于控制疼痛的传播。Koltyn等人[5]提示等长运动后的EIH涉及非阿片类机制。考虑到EIH的这两种机制,确切的机制仍然未知。

不同类型的运动对疼痛管理的影响|

有氧运动/耐力训练和阻力运动/力量训练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可以在水上或陆上进行。疼痛控制在不同类型的运动中有不同的效果。规定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对于达到痛觉减退的预期效果很重要。

有氧运动/耐力训练|

有氧运动对疼痛的影响已在文献中被广泛研究。锻炼的强度要能很好地承受,锻炼才会有效。据说有氧运动应该针对更大的肌肉群,包括重复的肌肉收缩,并将静息心率提高到目标心率至少20分钟[7].有氧训练的治疗窗口非常重要,因为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运动后继发症状的恶化。肌肉骨骼疼痛是运动的副作用之一,因此确定正确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运动过少无益,而运动过多则会加重症状。

各种规定的工作量已被建议导致运动引起的痛觉减退。霍夫曼等人[7]得出结论,30分钟的跑步机运动在75%的VO2Max导致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而在75% VO的跑步机运动10分钟后,无明显变化2最大和30分钟在50% VO2max。在诺格尔等人的一项研究中[2]研究了中强度和高强度有氧运动对疼痛调节的影响。受试者以70%心率储备(HRR)进行25分钟剧烈静止自行车运动,并以50-55%心率储备(HRR)进行25分钟中等强度静止自行车运动。提供的证据表明,剧烈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减少静态、连续和脉冲热刺激时的疼痛感。

Koltyn[1]进行了一项综述,比较了各种规定的工作负荷,得出的结论是,200W及以上的工作负荷对失觉的影响更一致。当运动剂量为VO的65 - 75%时,也发现痛觉减退2max,但当HR的百分比马克斯使用处方标准或受试者可以选择自己的强度。

抵抗运动/力量训练|

很少有研究考察了阻力训练与疼痛调节的关系。然而,Koltyn和Arbogast做的一项研究[8]结论单次抗阻训练可达到抗阻训练的低痛觉反应。阻力训练包括45分钟的举重3组,每组10次,达到1RM的75%,包括卧推、腿部按压、下拉和手臂伸展。

尽管EIH提示有中枢反应,但与非运动身体部分相比,运动身体部分的EIH反应更大[9].维格特等人做的一项研究[9]让他们的受试者以30%和60%的MVC对主要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进行两次等距收缩。他们得出结论,与低强度收缩相比,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的高强度等长收缩产生了更大的局部EIH。

具体条件|

治疗性运动是治疗慢性颈部疼痛、慢性腰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纤维肌痛、骨关节炎等类似持续性疼痛综合征的首选非药物治疗方法。

颈部疼痛至少3个月的患者对特定的颈椎运动可立即产生局部机械性低肌反应[10].具体训练包括:(1)颅颈屈曲收缩10秒,重复10次,中间保持10秒;(2)仰卧起头耐力练习,在12RM进行3组,每组10次,组间休息30秒(每组3秒,两次之间间隔2秒)。

海登等人所做的系统回顾[4]他的结论是,由拉伸和加强组成的监督运动疗法,是单独设计的,可以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背部疼痛的疼痛和功能。

马丁等人[5]设计了一个锻炼计划,该计划已被证明是短期内对纤维肌痛的有效管理。运动项目包括有氧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

运动的副作用|

如果运动被认为是一种药物,就会像其他药物一样产生副作用。运动如果没有适当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规定适当,也可能导致某些不良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运动会导致肌纤维损伤,而乳酸盐等物质会释放出来,作为运动的反应,提供痛觉输入。所以运动后有症状突然发作的风险。运动被认为是一种身体应激源,已知它可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因此,临床医生在给疼痛的患者开运动处方时应该谨慎[3].少量的身体压力和充足的休息恢复期可能是最佳的,但过度的压力可能会增加疼痛敏感性。

体育活动|

卧床休息和静止不动超过2天从未被证明是有益的,相反,在老年人群中似乎是有害的[7].长期以来,太极和瑜伽等体育活动在预防和控制疼痛方面有显著改善。太极拳的古老做法似乎是一种有效的干预骨关节炎,腰痛和纤维肌痛[8].霍尔茨曼等人在一项荟萃分析中证明,瑜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200年,是治疗慢性腰痛的有效辅助疗法[10].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预防不动带来的不良影响。它可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紧绷,并有助于血液循环。其他已知的体育活动,如游泳和散步,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减少疼痛和改善功能。Ickmans K等人的一项研究提供了康复计划对慢性疼痛患者有长期影响的证据[11]

结论|

当我们为疼痛管理开出运动处方时,重要的是:

  1. 了解缓解疼痛的治疗性运动的参数(即模式、频率、持续时间、强度)。
  2. 描述如何根据疼痛状况、年龄、心理社会因素和患者健康状况调整运动参数。
  3. 认识到实施辅助疗法的重要性,以解决与运动处方有关的问题(即,生物心理社会,恐惧回避行为,灾难化,认知行为疗法)。
  4. 了解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在处方治疗性运动,包括动机的概念,节奏),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1.01.1Vina J, Sanchis‐Gomar F, Martinez‐Bello V, Gomez‐Cabrera MC.运动就像一种药物;运动的药理作用。英国药理学杂志。2012年9月1日;167(1):1-2。
  2. 2.02.1Kroll人力资源。慢性疼痛的运动疗法。北美物理医学与康复诊所。2015 May 31;26(2):263-81。
  3. 3.03.1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运动诱发痛觉减退的机制研究。疼痛杂志2014年12月31日;15(12):1294-304。
  4. 4.04.14.2Thorén P, Floras JS, Hoffmann P, Seals博士内啡肽与运动: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体育运动中的医学和科学。1990 8月22日(4):417-428
  5. 5.05.15.2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运动诱发痛觉减退的机制研究。疼痛杂志2014年12月31日;15(12):1294-304。
  6. Dietrich A & McDaniel WF。内源性大麻素和运动。中华医学杂志2004;38:536-541
  7. 7.07.17.2Gloth MJ & Matesi AM。疼痛管理中的物理治疗和运动。《老年医学诊所》2001。17(3): 525 - 535。
  8. 8.08.1Koltyn KF, Arbogast RW。抗阻运动后疼痛的感觉。英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 3月1日;32(1):20-4。
  9. 9.09.1维格特HB,汉伯格G, Graven-Nielsen T.运动诱导的痛觉减退与人类条件疼痛调节的相似性。疼痛®。2014年1月31日;155(1):158-67。
  10. 10.010.1O’leary S, Falla D, Hodges PW, Jull G, Vicenzino B.颈部特定治疗性运动诱发即时局部痛觉减退。疼痛杂志。2007年11月30日;8(11):832-9。
  11. 李国强,李国强,李国强。康复在技术和药理学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有效治疗终生持续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