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者的步态偏差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在评估截肢者的步态时,重要的是要了解正常的步态以及截肢者的正常步态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你可以在[1][2][3][4][5]

下肢截肢者的步态偏差大致可分为患者和假肢原因:[6]

  • 病人的原因:
    • 肌肉无力
    • 挛缩
    • 疼痛
    • 对假体或残肢的信心下降
    • 习惯性/学习行为
  • 假的原因:
    • 假肢错乱排列
    • 假体插槽不合适

关于下肢截肢者的步态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7]

  • 步态模式与没有截肢的同龄人不同
  • 经胫骨和经股骨截肢者表现出一种常见而特殊的步态模式。[7]
  • 经股骨截肢者比经胫骨截肢者步态更不对称
  • 截肢的程度和假体的类型影响步态,例如,在经股截肢者中,假体的类型将影响同一个人的步态模式,在表现和适应方面。[7]

躯干和下肢步态:[8]

  • 下肢截肢的人在执行功能性任务时可能会改变躯干运动
  • 增加的躯干屈曲和躯干速度可能是这类人群摔倒的一些风险。
  • 评估和康复不仅应该包括躯干-骨盆、核心和髋关节外展肌的力量,还应该关注假体膝盖和脚的放置训练,以帮助改善步态中的躯干运动。[8]

常见偏差列于下表:

Transtibial:[2][9][4]|]

名字 描述 原因 插图
膝关节屈曲缺失/不充分 脚跟着地时膝盖完全伸展

假体悬挂错误-鞋跟垫太软或足底屈肌缓冲器

踩踏板时脚的位置太靠前

关节窝缺乏预屈曲

不适或疼痛

四胞胎的弱点。

膝关节过度屈曲 脚跟着地(或中位)时膝关节屈度增加,患者感觉好像在走下坡路

假体悬挂错误

假脚过度背屈

硬跟垫

膝关节屈曲挛缩

脚相对于窝太靠后

脚后跟着地时的外旋 假体/足跟撞击时的外旋。

跟到硬

宽松的套接字。[10]

膝关节不稳定 在脚后跟着地到脚平的过程中,膝关节屈曲“突然” 弱势股四头肌
外翻或内翻足的时刻 在假体站立阶段,膝关节向内侧或外侧移动

脚的位置(内侧位置引起外侧推力,反之亦然)

假体上足部对齐

插座松了。[10]

下降 脚跟过早脱落导致膝盖过早屈曲

相对于关节窝,假体的脚太靠后了

脚在假体上过度背屈

假体的软后跟缓冲器。[10]

膝过伸 脚后跟延迟导致膝盖过伸,行走上坡的感觉

相对于关节窝,假体的脚太靠前

鞋跟垫太硬

脚底过度屈曲。

鞭子 在摆动阶段,脚向外侧或内侧“抽动”

可怜的悬架

膝关节内或外旋转[10]

在负重和非负重交替的步态中,截肢者进入足窝,胫骨垂直移动

缺少假袜

悬架松动或不充分

插座太大或有故障



经股步态偏差:[4]|]

名字 描述 原因 插图
假体的不稳定 假膝在负重时有弯曲的倾向

膝盖太靠前

鞋跟垫太硬

弱髋伸肌

鞋跟太高,导致假体塔尖向前移动

严重髋屈曲挛缩[10]

脚打 脚从脚跟着地到脚平的速度太快,产生拍打声

病人强迫足部接触以获得膝关节稳定性

鞋跟垫太软

脚底屈曲垫太软

过度的背屈。[10]

被绑架的步态 在运动过程中增加了支持基础,在步态周期中,假肢脚放置在正常脚放置的侧面。

假体太长

插座太小

悬吊带可能不够-悬吊带可能离回肠太远

假体腹股沟或内侧壁疼痛

髋外展肌挛缩

假体的外侧壁不能充分支撑股骨

假体的套孔对齐外展

害怕/缺乏信心将重量转移到假体上

假体塔架的下半部分相对于窝的对齐[10]

主干侧弯 在假体站立阶段躯干向假体屈曲

假体太短

短树桩长度

髋外展肌无力或收缩

脚开始过度与窝有关

缺乏假体外侧壁支撑

残肢远端外侧疼痛

缺乏平衡

习惯[10]

前躯干弯曲 躯干在假体站立阶段向前弯曲
腰椎前凸加重 腰椎前凸在假体站立阶段被夸大

假体后壁成形不良或坐骨负重疼痛,导致骨盆前旋

髋部屈曲挛缩

弱髋伸肌

习惯

腹肌不发达

缺乏来自窝前壁的支撑

窝屈曲不足[10]

鞭子(摆动阶段) 脚后跟向外侧(外侧鞭)或向内侧(内侧鞭)移动。

假膝矫正

假体佩戴不正确,即在股骨周围应用内旋或外旋软弱

假体太紧了。

当假体抬起时,关节窝下降

不足暂停

关节窝太松或在脱趾时膝关节屈曲延迟(“仅自由膝关节”),这是由于假体阻力增加所致

假体对准

鞋跟高度过高 假体后跟比健全侧高出多

假膝缺乏摩擦力

截肢者产生的力量比屈膝所需的要大

缺乏扩展援助[10]

降低跟高 假体的鞋跟不像正常侧那样上升

锁着的膝盖

髋部屈曲不足

自由膝盖摩擦力过大

拉紧辅助装置[10]

环行 假体摆动阶段的侧曲率

假体太长

膝部固定,髋部不佳

悬吊不良导致假体打滑

脚底过度屈曲

绑架挛缩

习惯

弱髋屈肌

插座太小

膝关节屈曲不足[10]

跳跃的 在假肢摆动阶段,被截肢者站在非假肢的脚趾上

假体太长

习惯

害怕假体的脚趾碰到地板

由于信心下降,膝关节屈曲(自由膝关节)不足

缺乏“锁住/固定膝盖”的“髋系”

假体悬吊性能差-在摆动阶段滑落

插座太小

假体膝关节屈曲时摩擦力过大[10]

终端的影响 在最后挥拍阶段结束时,就在脚跟着地之前,膝盖进入伸展时的强力冲击

膝关节屈曲缺乏摩擦力

扩展援助过多

无延伸保险杠

截肢者故意用过度的力量使膝盖进入伸展状态,以确保伸展。


经股骨和经胫骨:[11][5]|]

步骤的持续时间或长度不均匀,通常是假体侧的短站立阶段

名字 描述 原因 插图
不均匀步长 步骤的持续时间或长度不均匀,通常是假体侧的短站立阶段

固定膝关节屈曲畸形

假体膝关节摩擦力不足导致假体侧步长增加;

髋屈曲挛缩

疼痛导致假体一侧负重下降

恐惧

可怜的平衡

疼痛的不合适的窝

手臂摆动不均匀(二次偏差) 假肢一侧的手臂紧贴身体

假体适配性差

可怜的平衡

恐惧

习惯

总是由于其他步态偏差和缺乏训练


这不是一个详尽的列表,描述的每个截肢级别的偏差并不是该级别所独有的,而是更可能发生在该截肢级别。

资源|]

[12]

YouTube播放列表与截肢者的步态偏差

参考文献|]

  1. Esquenazi A.下肢截肢和假肢康复的步态分析。物理医学与康复诊所。2014年2月1日;25(1):153-67。
  2. 2.02.1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膝关节以下截肢者步态补偿机制对增加稳态步行速度的反应。步态和姿势。2008年11月1日;28(4):602-9。
  3. 墨菲DP,编辑。截肢护理和假肢的基础知识。Demos医学出版;2013年8月28日。
  4. 4.04.14.2帕斯奎纳PF,库珀RA。下肢截肢。
  5. 5.05.1成人下肢假体物理治疗管理循证临床指南。
  6. Le van tu。用有限元分析评价经股假体的功能(志浦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7. 7.07.17.2Varrecchia T, Serrao M, Rinaldi M, Ranavolo A, Conforto S, De Marchis C, Simonetti A, Poni I, Castellano S, Silvetti A, Tatarelli A.不同解剖水平下肢截肢患者的常见和特定步态模式。人体运动科学。2019 8月1日;66:9-21。
  8. 8.08.1Yoder AJ, Silder AB, Farrokhi S, Dearth CL, Hendershot BD.下肢关节对胫骨截肢患者行走时躯干控制的影响。科学报告。2019年8月22日;9(1):1-8。
  9. Winter DA, Sienko SE。膝以下截肢者步态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杂志。1988年1月1日;21(5):361-7。
  10. 1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亨特,新英格兰。NSW Health Duff K.假肢步态偏差。页面链接澳大利亚物理治疗师在截肢者康复。http://www.austpar.com/portals/gait/docs-and-presentations/ProstheticGaitDeviations.pps(2015年2月6日查阅)
  11. Gailey R.创伤性下肢截肢者的康复。国际物理治疗研究。1998年11月;3(4):239-43。
  12. PT期末考试。PT期末考试。2019年6月。可以从:https://youtu.be/VtPQrHmnm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