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突骨折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1]

Axis.jpg的齿状突过程"src=

临床相关解剖|

C2椎体,也被称为轴,是三种非典型椎体之一。轴显示了一个钉状的齿状突,从身体上方突出。齿状突位于脊髓的前面,是头部旋转的枢轴。C1椎体,承载着头盖骨,在上面旋转。

[2][3]

洞穴anatomy.jpg"src=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齿状突骨折约占所有颈椎损伤的15%,是最常见的轴向骨折类型。由于这些骨折既发生在高能量创伤(如机动车事故)的年轻患者中,也发生在低能创伤(如摔倒)的老年患者中,因此人口统计学群体有所不同。损伤的潜在机制是颈部过伸。其他可能的机制包括钝性创伤或屈曲过度创伤。[4][5][6][7]

根据骨折线的解剖位置,齿状突骨折有三种不同类型。这被称为Anderson和D 'Alonzo分类。[8][5]I型骨折很少发生,II型骨折最常见

  • I型:尖部撕脱性骨折。稳定的伤害。
  • II型:通过齿状突基部骨折,在齿状突基部与C2体交界处。经常是不稳定的损伤。
  • III型:骨折延伸至椎体。通常是稳定的损伤。
类型fractures.jpg"src=

检查|

2型骨折有一个细分。2A型骨折移位程度最低,采用外固定治疗。2B型移位,一般采用前路螺钉固定。2C型骨折由前下延伸至后上,采用C1 - C2器械融合治疗。
在诊断过程中评估任何共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会影响治疗。除了评估共病外,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9]

医疗管理|

在文献中,主要报道了4种治疗策略,每一种都有明显的优点和缺点。手术方面,讨论的两种治疗方法是前路螺钉固定和后路C1-C2融合。保守地说,报道最多的两种治疗方案是Halo背心和刚性颈圈。[9][10][11][12][6]

I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保守治疗有效。[13][9][10][11][12]保守治疗在较高愈合率方面的积极结果与I型和III型骨折相对于II型骨折的更高稳定性有关。[9]

问题在于II型齿状突骨折的处理,这是最常见的。[13][9][10][11][14][12]有几个因素被报道与保守治疗的II型骨折的高不愈合率有关[10]

  • 轴基部皮质骨占优势;轴的血管化不良[9]
  • 由于根尖韧带的牵引而裂开;
  • 位移> 5mm;测角> 10°;
  • 延迟开始治疗>4天[15]
  • 年龄65岁[13][9][10][11][14][12][15]

考虑到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应该首先评估共病,[13][9][10][10][14]这样就可以从可能的并发症中获得见解。[14]

还应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以确定最终的脊髓损伤。[9]尽管不愈合相关不稳定导致的继发性脊髓病在老年人中形成较高的风险[13][9][10]这是一种罕见的骨不连并发症,甚至可能在随访数年后才出现症状。[10]

也有一些III型齿状突骨折导致Brown-Séquard综合征的病例报道,但这是非常罕见的。[16]

外科处置|

文献报道的手术指征为多发性创伤、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性骨不连(脊髓病)和不稳定骨不连。[9]出现上述不愈合危险因素的患者也被认为是手术的指示性因素。[15]

前牙突螺钉固定:通过c2终板的前-下角插入1颗或2颗螺钉以稳定骨折。[9]报道称IIB型骨折(前上至后下)是该技术最理想的几何形态。[9][10]

C1-C2后路融合报道了不同的技术。Gallie布线技术,Magerl C1-C2经关节螺钉固定和Harms C1后侧块和C2峡部螺钉。[9][10]

病态肥胖和胸椎后凸可干扰螺钉轨迹的正确实现。[9]

保守治疗|


根据一项11年的回顾性研究,非手术治疗稳定型II型骨折在年轻人群中具有积极的长期功能结果。
[11]老年人(> 65年[13][9][10][11][14][12][15])显示长期功能预后较差,骨不连率较高。[11]

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即非手术治疗外固定与老年人的高发病率(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关,特别是Halo背心。[9][10][14]。然而,在一些回顾性研究中,作者声称不知道确切的死亡原因,这可能只是与年龄有关。[14]

此外,Halo背心固定术的不愈合率据报道为26%至80%。[9]

使用半刚性颈圈据说是老年人治疗的选择[9](以及骨折稳定的年轻患者)[11],考虑Halo背心固定的相关问题和手术治疗的手术风险。[9]

颈椎固定不愈合率可达77%,但当无症状稳定的纤维愈合被认为是一个有利的结果时,愈合率可提高到92%。[10]

考虑到老年人II型齿状突骨折治疗的复杂性和较差的完全愈合率,可以考虑降低从完全愈合到无症状纤维愈合的预期结局。[10]

对于(II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策略,目前尚无共识,因此有必要采取个别治疗方法。[10]

物理治疗管理|

这些情况的物理治疗管理是保留后医疗管理康复。

参考文献|

  1. S.K. Demetrios等人。是时候重新考虑齿突骨折的分类:一种解剖学方法。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8;18:19 -19 [Level2]
  2. P. Holck等人。颈椎解剖Tidsskr Nor Laegeforen 2010;130:29-32 [Level 1]
  3. K.L.摩尔等人。临床解剖学。Wolters Kluwer 2010 [Level 2]
  4. S.L. Khai等。颈椎骨折和脱位。骨科与创伤2012[要求等级2级]
  5. 5.05.1J.A.托雷蒂等人。颈椎创伤。中华骨科杂志,2007;26 (4):344 - 344 [Level 2]
  6. 6.06.1D.M. Pryputniewicz等人。轴断裂。神经外科2010;66:A68-A82[二级]
  7. 格林伯格急诊医学文本图集[要求等级5级]
  8. J. Jallo等人。神经创伤和脊柱危重护理。Thieme Medical Publishers et al. 2009 [Level 5]
  9. 9.009.019.029.039.049.059.069.079.089.099.109.119.129.139.149.159.169.179.189.19H. Elgaffy等,老年患者移位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Am J Orthop, 2009;38(8): 410 - 416。[综述论文:Level 2-3]
  10. 1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10.1310.1410.15J.S. Harrop等,老年人齿状突骨折保守治疗的灾难性失败。JHN杂志:第7卷:Iss. 2,第4篇:9-10。【病例报告:5级】
  11. 11.011.111.211.311.411.511.611.7M.P. Koivikko等,保守治疗齿状突ii型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中华骨关节外科杂志2004;85 - b: 1146 - 1151。【回顾性分析:3级】
  12. 12.012.112.212.312.4D. Pal等人,老年人II型齿状突骨折:一项基于证据的管理综述。[回顾:关卡2-3]
  13. 13.013.113.213.313.413.5J.S. Butler等人,非手术治疗II型齿状突骨折的长期功能结果。中国科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回顾性比较研究:3级】
  14. 14.014.114.214.314.414.514.6e.j. Müller等,齿状突骨折的非刚性固定术。欧洲脊柱杂志(2003)12:522-525。【回顾性分析:3级】
  15. 15.015.115.215.3A.J. Schoenfeld等人,老年人II型齿状突骨折:基于干预的死亡风险。2011年5月15日;36(11): 879 - 885。[回顾性队列研究:3级]
  16. Y.T. Wu等,Brown-Séquard III型齿状突骨折引起的综合征:一例报告和文献回顾。2010年1月1日;(1): 35次。[病例报告5级;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