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

髌骨(源自拉丁语,意思是“小盘子”)是一种位于膝关节前部的倒三角形扁平骨。[1]

它是最大的籽骨,生长在股四头肌的肌腱中,与这些骨头相似。

  1. 在肌腱中发育
  2. 其骨化中心有多节或瘤状轮廓
  3. 它主要由致密的松质组织组成。

Osteologic特性|

它有一个前表面和一个后表面,三个边界和一个先端。[2]

表面

  • 皮下前表面四面凸出,有供营养血管通过的小孔,并有许多粗糙的纵向条纹。在最近的状态下,这个表面被股四头肌肌腱的扩张所覆盖,它与髌骨韧带的浅表纤维一起向下延伸。它被粘液囊与皮肤分开。[2]
  • 后表面覆盖着4至5毫米厚的关节软骨。这有助于力的消散。
  • 它呈现在光滑,椭圆形,关节区域上方,被垂直脊分为两个面;脊与股骨髌骨表面的凹槽相对应,与髌骨表面的内侧和外侧部分相对应;侧面较宽,较深。内侧面显示明显的解剖变异。第三个奇小面存在于内侧小面的极内侧边缘。[3]


人类髌骨:前视图"src=
人类髌骨:后视图"src=

边界

  • 底部或上缘是厚的,粗糙的,从后面、下面和前面倾斜:它附着于股四头肌的那部分,它来自股直肌和股中间肌。[4]
  • 内侧和外侧边界较薄并在下面汇合它们附着于股外侧肌和内侧肌的股四头肌部分。

顶点

  • 顶端是尖的,与髌骨韧带相连[1]
  • 在放松站立位,顶点位于膝关节线的近端[1]

结构|

髌骨由几乎均匀致密的松质组织组成,被薄而致密的椎板覆盖。紧靠前表面下方的cancell与之平行排列。在骨骼的其余部分,它们从关节面向骨骼的其他部分辐射。

骨化|

髌骨从一个中心开始骨化,通常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出现,但也可能推迟到第六年。更罕见的是,骨骼是由并排的两个中心发育的。骨化大约在青春期完成。

清晰度|

髌骨与股骨连接形成髌股关节

髌骨的功能|

髌骨在膝关节起以下作用:

  • 功能主要作为一个解剖滑轮为股四头肌。它增加伸肌机构的杠杆臂,允许更有效的膝关节屈曲,从而增加股四头肌的力量33-50%。
  • 早先,髌骨被认为是一个无摩擦的滑轮,其中髌腱的力量等于股四头肌腱的力量。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髌骨更像是一根平衡木,在不同的屈曲程度下,可以调整每只手臂(即股四头肌腱和髌骨肌腱)的长度、方向和力量。随着屈曲的增加,髌股接触区在髌骨表面从远端向近端移动。这种接触面积的变化导致杠杆臂的变化和髌骨对股四头肌提供的机械优势。
  • 它位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髁之间,起到“间隔器”的作用,通过减少摩擦和压应力来保护肌腱,并通过将力均匀地传递到下面的骨头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应力的集中。

参考文献|

  1. 1.01.11.2诺伊曼哒。肌肉骨骼系统的运动机能学:物理康复的基础。第二版elsevier健康科学;2009
  2. 2.02.1http://education.yahoo.com/reference/gray/subjects/subject/60
  3. 《关节结构与功能:综合分析》第四版。印度:JAYPEE;2006.
  4. 《关节结构与功能:综合分析》第四版。印度:JAYPEE;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