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的预防措施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许可:仅供编辑使用,不要求署名。来源:Pixabay

在心内直视手术中,进行胸骨正中切开术(从上到下分割胸骨),使外科医生能够进入心脏。闭合后,外科医生使用金属丝、绳索和钢板等材料固定胸骨。为了促进正常愈合和预防胸骨并发症,患者通常会接受一系列要避免的动作或活动。这组活动限制被称为胸骨预防措施。

胸骨不稳、感染和伤口裂开是胸骨正中切开术的主要并发症。虽然并发症的发生率很少,但随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1]这使得胸骨的适当愈合成为确保患者良好预后的首要任务。

传统胸骨预防措施|]

对于胸骨预防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活动限制的类型和持续时间因设施而异。[2]常见元素包括:

  • 举重重量不能超过5-10磅;
  • 不准伸手到背后;和
  • 手臂上不能推或拉。

附加说明可能禁止单臂或双臂触顶或驾驶。建议的坚持可以持续4到12周。[2]

下面的视频展示了可以用来动员传统胸骨预防措施的患者的策略:

[3]

支持的证据|]

支持传统胸骨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证据很少。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措施是基于轶事证据、专家意见和尸体研究。[2][4]多项评论表明,传统的做法过于严格,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废用性萎缩和运动恐惧症(害怕运动)。[2][5]

改良胸骨注意事项|]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限制较少的胸骨预防措施。[2][4][5]Cahalin等。[2]建议使用风险分类来规定适当的限制水平。在此基础上,他们建议用病人的陈述来指导逐步恢复活动。同样,Adams等人。[5]提倡一套被称为“在地铁里走动”的建议。它鼓励患者在无疼痛的活动范围内进行无负荷的手臂运动。此外,只要上臂靠近身体,就允许负重手臂运动;负荷进展取决于患者的耐受性。下面的视频更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建议和一些拟议的好处:

[6]

最后,Brocki等人。[4]收集有关胸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机械应力来源的证据,提出胸骨切开术后的7项建议:

  1. 在胸骨切开术后的最初10天内或伤口愈合前,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双侧手臂水平、向后或过肩的运动。
  2. 手臂负重运动应该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
  3. 一般情况下,患者应保持上臂紧贴身体6-8周。
  4. BMI≥35的患者应穿支撑背心保护胸骨6-8周。
  5. 教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在手术切口上抱枕头,持续6-8周。
  6. 经常咳嗽的病人应该穿一件胸骨背心来支撑整个胸腔。
  7. 胸大的患者应该使用在胸前扣紧的支撑性胸罩。

总之,改良胸骨预防措施承认手臂运动、疼痛和胸骨机械应力之间的关系是不一致的。[7][8]因此,修订后的指南不太强调严格避免特定活动,而是更强调患者的特征和表现。

支持的证据|]

使用改良胸骨预防措施的直接证据有限。迄今为止,Katijjahbe等人。[9]进行了唯一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标准限制性胸骨预防措施和改良胸骨预防措施。他们没有发现胸骨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患者结果(疼痛、身体功能、上肢功能、生活质量、运动恐惧症)的差异,这表明限制性较小的预防措施可能是传统做法的合适选择。

最近,Holloway等人。[10]首次在美国开展了一项研究,比较了胸骨正中切开术后患者的传统胸骨预防措施和限制性较低的胸骨预防措施。这项研究观察了两组个体;一个坚持严格的胸骨预防措施,另一个坚持限制较少的“在管中移动”预防措施。研究的主要结果是胸骨不稳定,但也检查了其他方面,如疼痛、术后并发症和功能活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表明,与严格的预防措施相比,较少的限制性预防措施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胸骨稳定性没有显著差异。此外,作者还报道了严格组和宽松组在疼痛、并发症发生和再次手术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这两项研究开始对胸骨预防措施的实施达成共识,减少了对患者活动的限制。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些发现在两种不同的人群和时期似乎都同意这些新方案的有效性,并指出了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与术后环境中早期活动的先进文化更加一致。[9][10]

临床应用|]

物理治疗专业人员应参考其治疗机构的政策,以确定如何以及何时应用胸骨预防措施。胸骨预防措施患者的常见干预措施包括:

  • 对患者进行胸骨预防措施、感染迹象和胸骨不稳迹象(胸骨过度运动、咔嗒声或爆裂声、难以完成功能性任务)的教育
  • 功能活动(如床上活动、移动、步态)
  • 日常生活活动(如如厕、穿衣和其他举起或伸手的活动)
  • 护理培训
  • 疼痛控制(例如,咳嗽或打喷嚏时在手术切口上抱一个枕头)
  • 上肢和下肢的安全锻炼

参与制定和修订医院方案的临床医生可能会利用新出现的证据来倡导使用改良的胸骨预防措施,而不是传统的、限制性更强的替代措施。

参考文献|]

  1. Losanoff JE, Richman BW, Jones JW。胸骨正中切开术破裂和感染:一个全面的回顾.欧洲心胸外科杂志。2002年5月1日;21(5):831-9
  2. 2.02.12.22.32.42.5张国强,李国强,张国强。胸骨预防:是时候改变了吗?预防与限制——文献综述及修订建议。心肺物理治疗杂志。2011年3月,22(1):5。
  3. 简森-巴顿。心脏直视手术后胸骨注意事项。Availibl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yDFYzoHRc[最后更新日期:9/5/2012]
  4. 4.04.14.2Brocki BC, Thorup CB, Andreasen JJ。心脏手术中胸骨中线切开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导致胸骨并发症的机械应力因素综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9(2):77-84。
  5. 5.05.15.2Adams J, Lotshaw A, Exum E, Campbell M, Spranger CB, Beveridge J, Baker S, McCray S, Bilbrey T, Shock T, Lawrence A。胸骨正中切开术后开具胸骨预防处方的另一种方法,“保持在管中移动”.贝勒大学医学中心学报2016年1月1日(Vol. 29, No. 1, pp. 97-100)。泰勒和弗朗西斯。
  6. 艾芬豪网络。在心脏康复期间保持你的“在管子里运动”。可以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5TXpW763AQ[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3月4日]
  7. El-Ansary D, Waddington G, Adams R.心脏手术后慢性胸骨不稳定患者疼痛与上肢运动的关系。物理治疗理论与实践。2007年1月1日;23(5):273-80。
  8. 李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上肢运动对胸骨皮肤应激的影响。急性护理物理治疗杂志,2013,1(1):34-40。
  9. 9.09.1Katijjahbe MA, Granger CL, Denehy L, Royse A, Royse C, Bates R, Logie S, Ayub MA, Clarke S, El-Ansary D。标准的限制性胸骨预防措施和改良的胸骨预防措施对胸骨正中切开术心脏手术后的患者有相似的效果(“SMART”试验):一项随机试验。物理治疗杂志。2018年4月1日;64(2):97-106。
  10. 10.010.1Holloway C, Pathare N, Huta J, Grady D, Landry A, Christie C, Pierce P, Bopp C. T与标准胸骨预防措施相比,限制性较小的胸骨切开术后活动方案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影响。物理学报,2020;100(7):1074-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