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松解大疱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由一组罕见的遗传决定的皮肤脆弱性疾病组成,其分类为皮肤和粘膜起泡,对很少或没有明显的创伤作出反应,其中一些形式导致大量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1].这种疾病中皮肤和粘膜的脆弱是由于表皮内结构蛋白的缺陷,特别是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导致通常稳定表皮粘附的细胞结构缺乏。反过来,这些是由编码各种蛋白质的基因异常导致的,这些蛋白质将EB定义为特定的类别[2].因此,根据遗传方式、病变部位和临床特征,将EB分为三种主要亚型:单纯型EB (EBS)、交界型EB (JEB)和营养不良型EB (DEB)。[1].每一种都是基于皮肤起泡的程度,尽管EB的分类不断发展,可识别为30种临床亚型[2]


患病率|]

所有类型和亚型EB都是罕见的。EB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已经通过许多不同的抽样技术在世界各地的众多人群中进行了估算,但最准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来自美国的国家EB登记处(NEBR)。该登记是对全美国诊断为EB的患者进行的横断面和纵向流行病学研究。在16年(1986-2002)期间,3300名患者被确定、登记、分类、特征并随访结果[3].在这项研究中,遗传性EB在美国的总发病率和流行率分别约为19.60 / 100万活产婴儿和8.22 / 100万人口。分析不同类型EB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单纯性EB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10.75和4.65,连接型EB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2.04和0.44,营养不良型EB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2.04和0.92,营养不良型EB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2.86和0.99[1]

特征/临床表现|]

EB的主要症状是皮肤损伤。这些病变以多种形式出现,最常见的形式是水泡或开放性伤口[4].皮肤损伤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往往出现在反复摩擦或轻微创伤的身体部位,然而这种压力的幅度与皮肤变形量或水泡/伤口大小不成比例。根据皮肤受影响的深度,EB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组分别是单纯性EB、连接性EB和营养不良型EB[4]

EB单纯形

由角蛋白5或角蛋白14基因突变引起的单纯性EB是最常见的EB类型[5].这种类型的EB影响表皮,通常脚和手的皮肤起泡最严重。单纯EB的其他特征与显性基因密切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但Dowling Meara品种可能是致命的[5]

►交界EB

连接eb2 .jpg”src=

交界性EB (JEB)发生在真皮-表皮交界处的透明层[6].有两种形式的JEB, Herlitz和非Herlitz。Herlitz亚型发生在婴儿中,目前无法治愈,死亡率约为90%,而非Herlitz形式与正常寿命相容。JEB的特征包括脆弱的皮肤和粘膜,导致皮肤起泡[6].在非herlitz JEB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指甲营养不良和缺失,角膜侵蚀和疤痕,牙齿问题以及导致尿道狭窄的泌尿生殖道脆弱

营养不良的EB

由COL7A1基因突变引起的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发生在基底层以下的真皮-表皮交界处[7].根据遗传方式,DEB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要么是显性基因,要么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缺陷导致DEB通常表现为较轻微的症状,而隐性基因突变遗传则有较严重的症状[7].DEB患者通常表现为身体大部分皮肤起泡,特别是在四肢和躯干的伸肌表面[4]

瘠薄EB.jpg”src=

相关的疾病|]

挛缩和害怕

由于广泛的皮肤损伤,挛缩和萎缩性疤痕是常见于EB患者的手和脚。挛缩通常通过手术解除治疗,如果严重到需要截肢[4]

贫血

由于EB的开放性伤口和皮肤起泡,导致失血,偶尔会导致慢性贫血。治疗方法包括增加饮食中铁的摄入量或补充液态铁[4]

肠胃问题
口腔黏膜病变引起口腔疼痛并导致拒绝进食[8].这就开始了胃肠道系统中不良反应的粘性循环。营养不良对这些患者非常有害,因为这种疾病由于失血和慢性炎症需要增加营养补充。与EB相关的其他胃肠道问题包括吞咽困难和慢性便秘[1]

心肺并发症
由于呼吸道的慢性炎症,EB可导致声音嘶哑、喘鸣和呼吸窘迫[8].心肌病也与EB有关,特别是在儿童中,然而这两种情况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1]

泌尿生殖器的并发症
DEB和JEB都可能导致泌尿生殖道内部和周围的脆弱、疤痕和感染。如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和免疫球蛋白A肾病都可导致EB患者肾功能衰竭[4]

心理并发症
抑郁症和其他情绪问题在EB患者中很常见。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由于皮肤起泡、疼痛和其他影响身体系统的并发症而引起的不愉快的美容特征[4]

疼痛
EB的疼痛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包括慢性伤口/水疱、挛缩、骨质疏松、口腔黏膜病变、食管炎症或水疱、角膜溃疡和慢性便秘[4]

癌症
鳞状细胞癌与严重形式的DEB相关。这种情况发生在多个原发转移部位,最常见于骨突出部位[4]

药物|]

目前还没有已知的药物可以纠正EB的主要分子效应。最近,使用局部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管理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对强效全身镇痛的需要。阿米替林也被发现对儿童和成人都有减轻疼痛的作用。就全身治疗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能有效地控制EB患者的水疱。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是禁忌症,因为与该药物相关的并发症风险很高。没有其他药物,包括苯妥英和四环素,改善EB的水泡或上皮脱落。因此,目前没有可靠的临床试验证据证明任何类型的药物治疗[1]

诊断测试/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值|]

诊断EB是通过三种主要方法之一实现的,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免疫荧光抗原定位(IF)和突变分析。TEM方法是第一个并且一直是诊断EB的金标准工具。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昂贵、耗时,并且需要熟练的操作人员。IF和TEM一样可靠,而且更省时,更容易使用。该方法使用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检测角质形成细胞或真皮-表皮交界处的结构蛋白。突变分析使用IgG抗体来诊断所有三种主要形式的EB。对于EBS突变分析细胞角蛋白5和14,plectin, α -6和β -4整合素在表皮内的基底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溶解。突变分析检测XVII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332诊断JEB。诊断DEB是通过IV型胶原抗体来观察水疱形成的水平,水疱顶部的反应表明皮肤溶解性水疱,从而证实了诊断。突变分析是确定遗传模式、水疱形成水平和分子突变类型的最终手段[1]

病因/原因|]

对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由于轻微的机械损伤而发生的皮肤和粘膜的易碎性侵蚀是表皮结构蛋白缺陷的无意结果。反过来,这是因为编码这些不同蛋白质的基因异常而发生的[2].基于病理生理学,EB被分为三个主要亚型,包括其自身的遗传异常:

受EB三种主要形式影响的皮肤层。”src=

EB单纯形

在单纯性EB中,帮助产生角蛋白的基因是有缺陷的,角蛋白是皮肤表层的一种纤维蛋白。虽然它不会造成疤痕,但这种亚型会导致表皮内发生水疱裂解[9]

Junctional EB

在连接性EB中,基底膜的缺陷,特别是层粘连蛋白,导致表皮以下基底层以上的水疱劈裂。这反过来又会导致皮肤深层的组织分离和起泡[9]

营养不良的EB

在营养不良的EB中,胶原VII突变影响锚定原纤维,并导致乳头状真皮内基底层以下的真皮水泡。由于这种突变,皮肤层不能正常连接。这种类型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9]

系统性的参与|]

虽然最常见的EB(单纯性EB)很少危及生命,通常也不会影响多个身体系统,但营养不良性EB和有时连接性EB都可能导致死亡[10].正如上文相关合并症部分所讨论的,这两种形式的EB可在多个身体系统中造成损害并导致病理状况。

医疗管理|]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或治愈EB的方法[1].下面列出的是被证明是治疗EB最有效的医疗管理方法。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src=

防止水泡

避免使水泡恶化的因素仍然是管理的支柱。通过使用热量和湿度来降低起泡阈值的措施来减少这些因素是重要的[1]

护理

同样重要的是通过护理成功的管理。应该教育母亲在厚厚的泡沫垫上给孩子喂奶,以防止不必要的创伤引起水泡。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应教育他们采取某些预防措施,如使用胶带、血压计袖口、止血带和其他可能割伤其皮肤或粘膜的工具。粘连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不粘连敷料覆盖。由于存在产生抗生素耐药细菌的风险,通常避免使用局部抗生素。便秘需要足够的纤维和刺激性泻药来控制。食管狭窄也需要球囊扩张术[1]

口服Ulcers.jpg”src=

牙科保健

良好的口腔卫生对EB患者至关重要,建议定期去看牙医。这应该在牙齿长出和口腔黏膜开始受累时立即开始。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牙冠放置和种植体以保持功能[1]

饮食护理

在接受胃造口喂养的病人中,缺乏维生素和微量金属是很常见的。重要的是对EB患者进行定期的营养评估,并为他们提供饮食建议和适当的补充[1]

分子治疗

基因治疗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成为现实。基因治疗有两大原则——体外和体内。体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基因治疗,它使用培养的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特别是来自受影响的个体,在培养物中繁殖和转导,以重新表达患者体内出现故障的基因。相反,体内基因通过将遗传物质直接注射到皮肤或粘膜或局部应用,将转基因直接引入目标组织。分子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将一个正常等位基因引入体细胞来取代隐性EB中两个突变等位基因中的一个。Michele De Luca报道了首个成功的EB基因疗法。通过这种方法,通过移植培养面积为500平方厘米的转基因表皮片,一名患有交界性EB的成年男性患者大腿前部的皮肤区域被“治愈”用两条腿。这些表皮片取自手掌活检,并在体外转染了表达正常层5-3的逆转录病毒,这是从患者自身的层粘连蛋白5-3链缺陷表皮干细胞中生长出来的。德卢卡的团队现在正计划用这种转基因皮肤替换病人皮肤表面的大部分。分子遗传学的这些最新进展使得产前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成为可能,为EB患者的治疗拓宽了许多选择[1]

物理治疗管理|]

物理治疗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治疗中是非常实用的。在提供这种治疗护理时,总是有必要征求几乎所有医学领域的临床医生的意见,包括儿科医生、外科医生、牙医、胃肠科医生、血液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和营养师。由于EB是罕见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感到被遗弃,被忽视,并且对临床医生可能知之甚少感到沮丧。因此,及时了解当前的医学和实践对于提供适合这些患者的最佳护理至关重要[2].在为EB患者提供治疗时,开始早期运动以帮助减轻挛缩的严重程度,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保持足够的活动范围以完成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动是必要的。在手术解除收缩的手指后,对于EB患者来说,获得力量和足够的ROM是很重要的。此外,在日常技能练习中,当病人坐着、做转移和运动时,观察可能引起水泡的诱发因素,可以通过提供补偿性变化和熟练的思维来预防。对患者进行适当表面的重要性教育,以防止皮肤剪切,以及增加加热和潮湿等方式,可以降低起泡的阈值,并可能减少发生。此外,如果治疗师在伤口护理领域有良好的培养,向患者提供适当的感染体征和症状教育,以及在不引起皮肤剪切的情况下戴上和取下绷带的方法,这在患者管理中很重要[1]

大疱性表皮松解(4).jpg”src=

鉴别诊断|]

儿童或成人皮肤起泡的鉴别诊断的大小或有效性无疑反映了医生的培训水平和专业知识。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EB的诊断对皮肤科医生来说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少数病例需要在组织确诊之前进行更广泛的鉴别诊断[3]


寻常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PV)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上皮内,起泡疾病,与一个非常累赘

寻常性天疱疮”src=

生活质量。PV的特征是针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粘连蛋白3和粘连蛋白1的自身抗体。然而,它的临床特征是影响皮肤和粘膜的广泛水泡[3].95%的病例(口腔、咽部、食道、鼻腔和生殖器)的粘膜可见,其次是皮肤病变、结痂和胸部前部、背部和腹部的紫色污渍,口腔病变也很常见。这些水泡的特征包括直径在毫米到厘米之间,它们是孤立的或成群的,看起来很脆弱,在侵蚀区域破裂,变得血腥和潮湿,并覆盖着血腥的外壳。面部、头皮、颈部、胸骨、腋窝、腹股沟和阴部等部位可能会有灼烧感[4].PV的治疗目标是防止新的水疱形成,治愈旧的伤口,最终完成治疗的逐渐减少。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针对PV的共识治疗策略。PV的最佳治疗策略尚不清楚,因为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探索其他未研究的干预措施[3]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SLE亚型,主要发生在30岁左右。这种表皮下起疱性疾病发生在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患者中,发生率仅为1%。临床上,诊断为BSLE的患者表现为快速、广泛的小囊泡或充满液体的大紧张水泡[5].这些病变可能影响躯干和四肢,甚至面部和粘膜,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BSLE的诊断包括以下内容:基于美国大学标准(ACR)的SLE既往诊断,最常位于阳光照射部位的囊泡和大泡的存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基底膜区免疫球蛋白的沉积。患者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及时诊断可以防止进一步的SLE并发症,改变预后和治疗方法[6].关于BSLE的治疗,氨苯砜、皮质类固醇和/或免疫抑制剂是首先要考虑的治疗选择。如果症状没有消失,可以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5]

1. BLSE jpg”src=


大疱的类天疱疮

Pigmoid bullosa.gif”src=

大疱性类天疱疮(BP),特发性起源,是皮肤和粘膜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真皮下起泡性疾病,由针对BPAG1和BPAG2蛋白的抗体引起[7].这种疾病最常见于老年人,其特征是皮肤起泡以及强烈的瘙痒[8].全身皮质类固醇,强的松,剂量为1mg /kg/天,根据疾病的治疗控制剂量逐渐减少,被证明是治疗BP的最佳选择[9]
Dyshidrotic湿疹
湿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影响手掌和脚底对称。它通常是一种非常强烈和痛苦的状况,对生活质量有非常破坏性的影响。虽然病因尚不清楚,但多汗性湿疹通常由情绪紧张、吸烟、季节变化、真菌感染、特应性、镍过敏、多汗症和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引起[11].就像许多其他类型的湿疹一样,这是一种良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内每隔3至4周发生一次,甚至进展到更长的不规则间隔。湿疣性湿疹对生存没有影响,而且很少有有效的治疗选择[1]

Xma.jpg”src=


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
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LAD)是一种主要影响幼儿和成人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疾病。上皮下水疱形成伴中性粒细胞沿基底膜区是LAD的典型组织学特征。
儿童期发病的LAD主要表现为口、眼、下腹、大腿、臀部、生殖器、手腕和脚踝周围的囊泡和大泡。主观症状从轻微的瘙痒到严重的灼烧。成人发病形式表现为躯干病变,偶尔出现头部和四肢病变。儿童和成人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皮质类固醇、氨苯砜和磺胺吡啶[2]

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jpg”src=

个案报告/个案研究|]

黄晓明,黄晓明,黄晓明,等。抗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辅助治疗顽固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疗效观察。皮肤病学档案。2006年2月1日;142(2):147-50。

http://archderm.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402587&resultclick=1

Daka A. K, Hasbahta T. S, Gärqari A, Krasniqi M. V, Daka Q.新生儿伴严重大疱性表皮松解和双侧内翻足并发症:罕见病例的表现和治疗。尼泊尔儿科学会杂志[互联网连载]。(2015, 5月),[引自2016年4月8日];35(2): 180 - 183。可从:学术搜索完成。

http://eds.a.ebscohost.com/ehost/pdfviewer/pdfviewer?sid=eb3aa62f-cd80-46cb-9b92-25c7bb9de3b9%40sessionmgr4003&vid=5&hid=4113

Maitra S, Das N, Lal N.新生儿腹胀并发皮肤脱皮。印度儿科皮肤病学杂志[互联网上的连载]。(2016年1月),[引自2016年4月8日];17(1): 29-31。可从:学术搜索完成。

http://eds.a.ebscohost.com/ehost/pdfviewer/pdfviewer?sid=eb3aa62f-cd80-46cb-9b92-25c7bb9de3b9%40sessionmgr4003&vid=10&hid=4113

资源|]

参考文献|]

  1.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Sarkar R, Bansal S, Garg V.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研究进展中国皮肤科杂志,2011;7(4):431- 438。
  2. 2.02.12.22.32.4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遗传异常和临床分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22(3):391 - 391。
  3. 3.03.13.23.3遗传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华罕见病杂志2010;5:12。
  4. 4.04.14.24.34.44.54.64.74.84.9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第一部分:病因、表现和并发症[已更正][发表的勘误出现在BR J NURS;2008 Apr 10-23;17(7):413]。英国护理杂志[网上连载]。(2008年3月13日),[引自2016年4月5日];17(5): 292-296 [p]。可从:CINAHL提供全文。
  5. 5.05.15.25.3Kiritsi D, Pigors M, tantchva - poor I, Wessel C, Arin M, Has C,等。单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再诊。调查杂志
  6. 6.06.16.2闫颖,李建军,李建军,等。大疱性结缔组织表皮松解症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围产期医学杂志》[网上连载]。(2007年5月),[引自2016年4月5日];27(5): 307-311。可从:CINAHL获得。
  7. 7.07.17.2Yang C, Lu Y, Farhi A, Nelson-Williams C, Kashgarian M, Choate K,等。一个不完全渗透的COL7A1新突变在一个扩展亲属中导致Pruriginosa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和显性营养不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型。儿童皮肤病学[网上连载]。(2012年11月),[引自2016年4月5日];29(6): 725 - 731。可从:学术搜索完成。
  8. 8.08.18.2李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新生儿、婴儿和幼儿的治疗原则。皮肤病学护理[网上连载]。(2005年2月),[引自2016年4月6日];17(1): 56-59。可从:学术搜索完成。
  9. 9.09.19.29.3Formsma SA, Maathuis CBG, Robinson PH, Jonkman MF。隐性营养不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手部术后治疗。Journal of Hand Therapy 2008;21(1):80-4;85年测试。
  10. 金俊,金金生。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欧洲皮肤病和性病学会杂志:JEADV[网上连载]。(2013年10月),[引自2016年4月8日];27日(10):1204 - 1213。可从:MEDLINE。
  11. Markantoni V, Kouris A, Armyra K, Vavouli C, Kontochristopoulos G.奥施布宁治疗并发多汗症后复发性多汗性湿疹疗效显著。皮肤科治疗[网上连载]。(2014年11月),[引自2016年4月5日];27(6): 365 - 368。可从:MED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