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的步态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脊髓损伤(SCI)后行走能力的恢复或改善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因为能够独立行走的人更有可能参与预期的社会角色和期望的娱乐活动,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并改善了健康状况。

脊髓损伤(SCI)后的行走能力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

因此,很难预测患者是否会恢复行走能力,以及在康复过程的哪个阶段。有些人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识别病变程度|]

脊髓损伤程度的指定以及损伤后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程度对个体的医疗和康复需求有很大影响。

亚洲资产减值表|]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亚洲)创建了国际神经学标准脊髓损伤的分类(ISNCSCI)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检查方法来确定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的程度,以确定预后,也是临床研究试验的重要工具。[2]

神经水平被定义为脊髓的最尾端水平,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具有正常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运动水平是指脊髓最尾端的部分,具有正常的双侧运动功能。除了感觉功能不同之外,感觉水平的定义与之相同。通过测试患者对身体左右两侧关键皮节的轻触和针刺的敏感性来确定感觉水平。感觉的评分是基于3分的顺序量表,0 =缺失,1 =受损,2 =正常。运动水平是通过测试身体左右两侧靠近疑似损伤水平的肌组的关键肌肉的力量来确定的。关键肌肉力量的评分使用6点的顺序量表通常用于手动肌肉测试。[3]

成绩 损害程度
一个 完整的 骶节S4-S5无感觉或运动功能保留。
B 感觉不完整 感觉功能而非运动功能保留在神经水平以下,包括骶节S4-S5,并且没有运动功能保留在身体两侧的运动水平以下超过3个水平。
C 电动机不完整 运动功能保持在神经水平以下**,超过一半的关键肌肉功能低于单一神经损伤水平,肌肉等级低于3(0-2级)。
D 电动机不完整 运动功能低于神经水平**,至少一半(一半或更多)低于NLI的关键肌肉功能肌肉等级>3。
E 正常的 如果ISNCSCI测试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在所有节段中都被评为正常,并且患者先前有缺陷,则AIS等级为e级。没有SCI的人不接受AIS等级。

**对于获得C级或D级的个体,即运动不完全状态,他们必须具有自愿肛门括约肌收缩或骶骨感觉保留(在S4/5或深肛门压(DAP)),并且该身体一侧的运动功能保留比运动水平低3个以上。目前的标准允许使用比运动水平低3级以上的非关键肌肉功能来确定运动不完全状态(AIS B与C)。[1]

这里有详细的说明完整和不完整的伤害和保护区域|]

国际神经学标准脊髓损伤的分类(ISNCSCI)定义了完整的损伤骶下部节段(S4和S5)没有感觉或运动功能。S4和S5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由肛门感觉和肛门外括约肌自愿收缩决定。一个不完整的受伤被分类为运动和/或感觉功能低于神经水平,包括感觉和/或运动功能在S4和S5。如果一个人的运动和/或感觉功能低于神经水平,但没有S4和S5的功能,那么运动和/或感觉功能完整的区域低于神经水平被称为部分保存地区[3]

步态分析|]

脊髓损伤可导致力量和痉挛下降,这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类型。众所周知,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相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更有可能恢复行走能力,但步态训练通常包括在所有类型脊髓损伤的康复中。[1]

在一项研究损伤程度和痉挛对步态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胸部损伤的人表现出节奏、前进速度和膝盖角速度的减少,而腰椎损伤的人则导致步幅和脚踝速度的减少。颈椎损伤患者的步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综合研究表明;

  • 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A)患者不太可能恢复成为独立行走器所需的功能性下肢力量。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B、C和D)患者行走能力恢复的预后更为复杂。
  • 对于ASIA B(感觉不全)患者,针刺感觉的保留是行走能力恢复的重要预后指标。
  • 大多数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C和D)患者会恢复部分行走能力。
  • 下肢ASIA运动评分,特别是股四头肌力量,可以有效预测运动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的功能性行走能力。[5][6][7][8][9]

步态训练准备|]

评估|]

初步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力量、感觉、站立能力、转移、床的移动、站立时的平衡、痉挛或僵硬,以及臀部、膝盖、脚踝和躯干的活动范围,并据此制定训练计划。

辅助装置可用于提供更好的平衡,关节保护,并确保步态训练期间的安全。这些设备的行走速度、耐力和平衡也可以被确定,以便在康复期间监测和跟踪进展。[1]

让病人了解训练的步骤,如果做得不对,它的潜在好处和并发症。例如,如果一个人正在使用轮椅,训练走路,并最终恢复地上平衡,协调,力量,并没有摔倒的风险,在所有环境(室内和室外)完全,那么应该减少使用轮椅,否则他会变得依赖它,肌肉会退回到无力和痉挛。

一项研究发现,在受伤一年后,那些从治疗中出院的人试图走路,但又回到轮椅上,他们有更大的疼痛和更多的抑郁。[10]

大多数老年人或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家庭和社区活动时主要依靠轮椅。因此,评估患者的轮椅技能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用轮椅技能测试(WST)[11][12][13]

Image.png.png"src=

运动训练|]

概述|]

在开始训练之前,有必要评估和记录患者的行走能力、功能、行走速度、耐力、能力等,以便不时进行比较,以便记录他的进展。最常用的测试是:-

  1. 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或(WISCI II)[14][15][16][17]
  2. 10米步行测试(10MWT)[16][17]
  3. 6分钟步行测试(6MWT)[16][17]
  4. 脊髓损伤功能活动量表(SCI-FAI)[18]

不完全脊髓损伤的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使用体重支撑(BWS)和跑步机系统(TM)。[19][20]

身体重量支撑(BWS)设备通过您佩戴的安全带来提升您的部分体重,当您尝试采取一些步骤时。这些设备有的在地上滚动,有的放在跑步机上。这可以和双杠一起开始训练站立和跨步的平衡。还将提供治疗师监督和人工协助

干预措施进展如下:-[1]

  1. 双杠
  2. 地上(室内)-使用BWS设备(带或不带TM)进行个人步行,但仅限于室内
  3. 地上社区(户外)-个人放下BWS和TM,并使用辅助设备进行安全培训。可能需要持续的人工协助和监督
  4. 然后,患者可能会重新使用BWS设备和TM,但这一次,要改善平衡、定时、协调和提高步行速度。
  5. 个人最终将技能转移到不同的环境和户外社区活动中。个人可以使用最适合他们的辅助装置,以确保安全并减少跌倒的风险。将在一种环境中获得的技能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可以通过在社区和有BWS的TM中进行日常检查来加强。[19]

最后一步或地上运动训练(OLT)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也加速了与休息到工作过渡时的氧气输送和利用相关的过程,并降低了步行时骨骼肌的氧气提取需求。[21]

强化活动训练(IMT)是另一种康复方法,通过结合特定任务和大规模实践进行强化训练。[22]

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运动训练|]

尽管完全性SCIs所采取的干预措施与不完全性SCIs相似,但患者成为功能行走器的机会有限。因此,在培训开始之前,成本和潜在收益都被清除了。单独站立可能会带来其他重要的好处,比如改善血液循环、皮肤完整性、肠道和膀胱功能、睡眠和幸福感。[23]

矫正处方根据病变程度不同而不同。脚踝和/或膝盖控制支具通常是必要的。完全胸部病变的患者将需要膝关节-踝关节-足矫形器(KAFOs),例如:-

  • 传统KAFOs
  • 斯科特-克雷格KAFO -用于截瘫患者
  • 往复式步态矫形器(RGO) -由2个塑料kafo组成

所涉及的培训进度如下(按具体顺序):-

  1. 矫形器的穿脱(戴上和取下)
  2. 前臂拐杖的使用,因为它们重量轻,主要用于截瘫患者
  3. Sit-To-Stand活动
  4. 静站立平衡
  5. 站立时重心转移
  6. 俯卧撑
  7. 在使用拐杖时,通过步态模式摆动
  8. 四点步态模式一旦患者克服了通过模式的摆动。[2]

辅助设备|]

辅助装置可包括

牙套|]

大括号可以包括:-

功能性电刺激(FES)|]

功能性电刺激(FES)(也称为神经假体)可以用来代替牙套。它刺激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产生关节运动,帮助患者行走。充当电极的衬垫要么贴在皮肤上,要么通过手术植入。例如,在小腿上系上一个袖带,当你迈步时,它的刺激可以帮助你提起脚。[1]

机器人外骨骼|]

这些被称为ReWalk exoskeleton的机器人外骨骼是由截瘫患者穿戴的,可以让他们站立、行走和转身。它结合了人工辅助和机器人技术,为髋关节和膝关节运动提供动力,使患者能够行走。这些装置的缺点是它们非常昂贵,只能由截瘫患者使用。

[24]

混合FES -机器人外骨骼装置|]

使用功能性电刺激(FES)来产生截瘫患者的关节运动是众所周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好处。然而,由于重复性肌肉刺激和难以控制关节轨迹,早期出现肌肉疲劳是行走功能补偿中常见的缺点。因此,已经有几种尝试通过将FES与被动或往复式矫形器相结合来改善步态性能并减少能量消耗,但有几种已被证明效果不佳。但是,在主动或半主动外骨骼中,FES与机器人控制的混合组合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该研究得出结论,该机器有一些缺点,但结果确实表明,混合机器的控制策略可以提供地面行走治疗和疲劳管理。该方案克服了FES运动控制的几个缺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步态周期的各个阶段。[25]

参考文献|]

  1. 1.01.11.21.31.41.51.脊髓损伤和步态训练。可于-https://msktc.org/sci/factsheets/Gait-Training-and-SCI
  2. 2.02.12.22.3O'sullivan, S.B, Schmitz, T.J, Fulk, G.D.。(6日ed)。费城:FA Davis Company;c2014。
  3. 3.03.1Kirshblum SC, Biering-Sorensen F, Betz R, Burns S, Donovan W, Graves DE, Johansen M, Jones L, Mulcahey MJ, Rodriguez GM, Schmidt-Read M。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的国际标准:有分类挑战的病例。脊髓医学杂志。2014年3月1日;37(2):120-7
  4. 克拉维茨P,南希P。脊髓损伤受试者的步态分析:损伤程度和痉挛的影响。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1996年7月1日;77(7):635- 38。
  5. Crozier KS, Graziani V, Ditunno JF, Herbison GJ。脊髓损伤:基于最初运动完全患者的感觉检查的行走预后。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1991年2月1日;72(2):119-21。
  6. Burns SP, Golding DG, Rolle Jr WA, Graziani V, Ditunno Jr JF。运动不完全性四肢瘫痪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1997年11月1日;78(11):1169-72。
  7. Alander DH, Parker J, Stauffer ES。50岁以上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中期预后。书脊。1997年6月1日;22(11):1189-92。
  8. Crozier KS, Cheng LL, Graziani V, Zorn G, Herbison G, Ditunno JF。脊髓损伤:基于股四头肌恢复的行走预后。脊髓。1992年11月;30(11):762-7。
  9. 张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基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的运动评分预测运动表现。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1994年7月1日;75(7):756-60。
  10. Riggins MS, Kankipati P, Oyster ML, Cooper RA, Boninger ML。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后1年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变化的关系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2011年7月1日;92(7):1027-33。
  11. Kirby RL, Dupuis DJ, MacPhee AH, Coolen AL, Smith C, Best KL, Newton AM, Mountain AD, MacLeod DA, Bonaparte JP。轮椅技能测试(2.4版):测量属性。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2004年5月1日;85(5):794-804。
  12. Kirby RL, Swuste J, Dupuis DJ, MacLeod DA, Monroe R。轮椅技能测试:一项新的结果测量的试点研究。物理医学与康复档案2002;83(1):10-8。
  13. 林德奎斯特NJ, Loudon PE, Magis TF, Rispin JE, Kirby RL, Manns PJ。轮椅技能测试4.1版对手动轮椅使用者的性能和安全得分的信度。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2010年11月1日;91(11):1752-7。
  14. Ditunno JF, Ditunno PL, Graziani V, Scivoletto G, Bernardi M, Castellano V, Marchetti M, Barbeau H, Frankel HL, Greve JD, Ko HY。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国际多中心效度和信度研究。脊髓。2000年4月,38(4):234 - 43。
  15. 李国强,李国强,李国强,李国强,李国强。美国和欧洲临床人群脊髓损伤的步行指数验证脊髓杂志,2008;46(3):181-8。
  16. 16.016.116.2Jackson A, Carnel C, Ditunno J, Read MS, Boninger M, Schmeler M, Williams S, Donovan W。脊髓损伤人群步态和活动的结果测量。脊髓医学杂志。2008年1月31日(5):487-99。
  17. 17.017.117.2van Hedel HJ, Wirz M, Dietz V。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的行走能力:3项行走试验的效度和信度。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2005年2月1日;86(2):190-6。
  18. Field-Fote EC, Fluet GG, Schafer SD, Schneider EM, Smith R, Downey PA, Ruhl CD。脊髓损伤功能活动量表(SCI-FAI)。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7月1日;33(4):177-81。
  19. 19.019.1Behrman AL, Lawless-Dixon AR, Davis SB, Bowden MG, Nair P, Phadke C, Hannold EM, Plummer P, Harkema SJ。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运动训练的进展和结果。物理治疗。2005年12月1日;85(12):1356-71。
  20. Dobkin B, Apple D, Barbeau H, Basso M, Behrman A, Deforge D, Ditunno J, Dudley G, Elashoff R, Fugate L, Harkema S。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负重跑步机与地面行走训练的对比。神经病学。2006年2月28日;66(4):484-93。
  21. Gollie JM, gucione AA。脊髓损伤的地上运动训练:基于性能的框架。脊髓损伤康复主题。2017; 23(3): 226 - 33所示。
  22.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强化活动训练改善慢性神经疾病患者的步态、平衡和活动的可行性:一个病例系列。神经物理治疗杂志。2011年9月1日;35(3):141-7。
  23. 吴俊杰,李文思,汤臣,马琼斯,布雷姆纳,休士顿。使用长时间站立的个人与脊髓损伤。物理治疗。[j] .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8):1392- 99。
  24. “重新行走”机器人。ReWalk Robotics公司的ReWalk外骨骼。可以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zwbbTPJg0[最后更新日期:30/9/2022]
  25. Del-Ama AJ, Gil-Agudo Á, Pons JL, Moreno JC。混合fes -机器人协同控制的动态步态康复外骨骼。神经工程与康复杂志。2014年12月,11(1):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