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隧道综合症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桡骨隧道综合征是由压迫后骨间神经在前臂近端。它没有任何特定的放射学或电诊断结果。开始时应保守治疗;如果不成功,则需要手术治疗。后骨间神经可通过背路或前路手术探查。应释放所有可能被困的部位,包括完全释放浅表头部[1]

相关的解剖学|]

桡神经起源于臂丛后束,支配肱三头肌、手腕伸肌、手指和拇指的伸肌。紧靠后旋肌浅层上缘(Frohse拱桥)分为浅支和深支。PIN还沿其分布携带来自腕囊的无髓鞘(IV组)传入纤维和来自肌肉的小髓鞘(IIA组)传入纤维。来自肌肉的第IV组无髓鞘纤维与痛觉和疼痛有关,这可能解释了患者在纯PIN参与时的感觉抱怨。

[2]

解剖桡骨隧道从桡骨头延伸到旋后肌的下边缘。边界由旋后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肱桡肌组成。[2]

径向Tunnel.png”src=

桡骨隧道开始于桡神经深支(DBRN)穿过桡肱关节(RH)的地方。隧道在DBRN成为PIN的地方结束,因为它离开浅旋后肌的远端边缘。桡骨隧道内可能导致DBRN受压的结构包括,近端,

  • 纤维筋膜带在桡骨头表面。
  • 桡动脉和它的腹腔静脉,也被称为亨利静脉。
  • 桡腕短伸肌(ECRB)的纤维边缘。
  • 旋后肌的近缘;旋后肌的远端边缘是典型的纤维。

最常见的压迫点是Fröhse弓,这是一个位于旋后肌近端边缘的纤维弓。先前的DBRN测量使用旋后肌和桡神经分叉作为标志。其他人使用放射肱骨关节线作为参考点来测量桡神经分叉到旋后肌近端和远端边缘之间的距离。Molina和同事测量了旋后肌内桡神经的长度。就手术入路而言,没有人明确了与浅表骨标志相关的旋后肌内DBRN的入口和出口点。

流行/病因学|]

年发病率后骨间神经(PIN)压迫率估计为0.03%,而桡浅神经(SRN)压迫率估计为0.003%。相比之下,最常见的神经病变,腕管综合征,在普通人群中的年发病率在0.1%至0.35%之间。[2]

桡神经(桡神经压迫综合征),特别是后骨间神经,在桡骨隧道中发生,被称为桡骨隧道综合征。在放射状隧道中发现了5个陷落点:

  • 桡侧腕伸肌近端纤维带,
  • 桡腕短伸肌缘(肥大);
  • 桡骨再血管弓;
  • Frohse拱廊;
  • 旋后肌远端边缘。

桡神经受压在投掷和头顶活动。重复旋前和旋后也可引起类似症状。检查颈椎和桡神经肘关节的近端和远端是很重要的。据推测,近端压迫可使远端神经更容易受到损伤。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挤压理论。[1]

通过桡骨隧道对桡神经的间歇性压迫被认为是桡骨隧道综合征(RTS)的病理基础。这种情况与伸肌无力无关,由于诊断主要是临床诊断,因此RTS的存在仍然存在争议。然而,那些支持诊断的作者已经确定了一些潜在的病因,包括由于筋膜带、径向回流血管、旋后肌边缘以及血管瘤、脂肪瘤、桡骨头脱位、滑膜或副肌发炎而压迫神经。

诊断为肘部外侧和前臂背侧疼痛,可辐射至手腕和手指背侧。这种疾病在30至50岁的妇女中更为普遍。它发生于桡神经从桡头到旋后肌下缘的间歇压迫,无明显的伸肌无力。

临床表现|]

确定前臂疼痛的确切位置是评估RTS的首要步骤。RTS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桡神经外侧上髁远端5cm处的局部压痛。患者通常报告夜间疼痛加重,可能影响睡眠。当通过伸展肘部、旋前前臂或弯曲手腕来增加对神经的牵引力时,疼痛也会变得更加严重。[2]

神经损伤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发生在许多潜在的部位。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前臂近端,影响骨间后支,而桡神经主要分支在肱骨干骨折中受损。桡神经病变的体征和症状取决于损伤部位。肱三头肌神经支配远端神经损伤导致伸肌功能丧失,肱三头肌功能保留,导致特征性腕下垂。手臂中部的损伤与手背外侧、桡侧三趾半背侧和第一指蹼区感觉丧失有关。仅累及后骨间神经(PIN)导致手腕和手指伸肌无力。

测试/成像(即x光、超声波、神经传导测试)|]

对桡骨隧道综合征的诊断,临床检查比临床旁诊检查如电诊断和影像学检查更重要。准确的疼痛部位可以通过九次试验和无名指无力、腕部伸展来确定,这对诊断是有价值的体检。MRI检查可显示肌肉水肿或萎缩,并伴有后骨间神经的分布。

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研究在RTS患者中通常呈阴性。RTS患者的MRI检查通常没有病理表现,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显示沿径向和后骨间神经(指伸肌、旋后肌和旋前肌)分布的肌肉水肿或萎缩,但MRI结果的有效性存在争议。

检查|]

症状包括肘关节外侧疼痛、感觉异常、手指伸肌和旋肌无力。这种症状有点像网球肘。握力的减少或表现的轻微下降可能是唯一的表现症状。外上髁远端在旋后肌上有压痛。拇指、食指和长指有感觉缺陷。抗拒中指伸直,肘部完全伸直加重症状。

临床试验|]

两项公认的临床试验可证实诊断,其中一项为抵抗性旋后时疼痛加重,另一项为腕关节在抵抗性超伸时前臂桡侧近端和桡骨隧道上方疼痛加重。研究表明,抵抗中指伸展引起的疼痛是诊断RTS的一个病理标志。然而,其他研究指出,在拒绝伸出中指时很少会引起疼痛。

九的规则是诊断RTS的另一个有价值的测试。Loh等人开发的九规则用于评估非特异性肘关节和前臂近端疼痛的患者。该测试是通过将肘部折痕远端的前臂前近端细分为3×3网格中排列的九个圆形区域来进行的。网格大约有半美元那么大。病人被要求确定每个地方是疼痛的,不舒服的,或者当对个别区域施加压力时没有。三个内侧压力圈是控制区,预计不会有疼痛和不适。侧柱两个近端圆环的压痛表明桡神经受到刺激。桡神经的骨间后支位于更远的位置,位于两个旋后肌头之间。因此,对第三远端环的压力不会刺激桡神经,除了内侧柱外,它还可以作为RTS的控制部位。在中柱,两个远端圆环覆盖正中神经路线,该区域的疼痛和压痛表明正中神经受到高度刺激。

鉴别诊断|]

夜间加重的前臂背侧疼痛和手臂疲劳是RTS的典型表现。然而,这些症状并不是RTS所特有的,根据表现来诊断RTS是困难的。诊断RTS的另一个混杂因素是缺乏确证性临床试验。因此,RTS是一种排除性诊断,依赖于临床体征和症状。

评估RTS的初步步骤需要排除近端神经病理,如臂丛的炎症或创伤。臂丛神经损伤可表现为肩部和上肢疼痛。此外,二头肌及其肌腱可能引起肘部疼痛,这可能被误认为是RTS。肌腱病通常与肩袖撕裂或肩部疾病有关。

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肌电图可用于排除可能导致侧肘疼痛的其他病理。外上髁炎、PIN综合征、桡肱关节骨性关节炎、桡神经关节分支撞击、桡肱关节滑膜炎、桡肱短腕伸肌肌肉撕裂和后皱襞撞击均可伴有肘关节外侧疼痛。

肱骨外上髁炎|]

通过直接在外侧上髁上的压痛来与RTS区分,在几项研究中同时被确定为21 - 41%。相反,据估计,5%的诊断为外上髁炎的患者存在RTS。我们认为,在一些患者中,与外侧上髁炎相关的疼痛是因为ECRB位于PIN旁边,PIN携带传入脉冲的事实可能解释了ECRB肌腱退化引起的疼痛。

PIN综合征与RTS|]

运动体征,如手指和拇指伸肌运动无力区分PIN综合征和RTS。即使在完全性PIN瘫痪中,桡侧腕长伸肌的功能以及腕关节伸展和桡侧偏离的能力也得以保留。PIN综合征也不表现为疼痛,而疼痛是RTS患者的主要主诉。

桡骨隧道综合征和后骨间神经(PIN)综合征患者可出现类似症状。两者都被认为是难治性肘关节外侧疼痛的原因。

De Quervain氏腱鞘炎综合征|]

桡神经浅表支受刺激引起的疼痛可由De Quervain氏腱鞘炎综合征引起。

康复方法|]

最初的治疗是避免加重症状的肌肉活动。这包括用力重复的腕和手指旋后伸展动作。伸肌腱固定术夹板或夹板,手腕伸展,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可能有效。此外,伸展以恢复腕部内伸肌,肌腱偏移,桡神经滑动技术以促进足够的滑动,软组织活动以提高可伸性,活动修饰以防止复发和进行性治疗。[1]

在一个疗程的保守治疗后,康复计划应包括渐进式治疗,重点是加强受累肌肉,以保持激动剂和拮抗剂肌肉之间的平衡,拉伸和评估运动特定或与工作相关的功能活动。软组织操作可以防止粘连的发展,从而限制神经。神经的活动性是减少神经夹持的关键。功能活动可以纳入,包括建立神经肌肉控制的练习,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对角强化模式和闭合动力学链活动。一旦运动员恢复了具有保护性力量的全方位运动,就开始进行特定运动的训练和增强训练。[1]

手术|]

手术可以完全减轻67%到93%的患者的疼痛和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则可以选择手术减压。对桡神经及其两个分支进行减压:后骨间神经(PIN)和桡神经浅支(SBRN)。RTS患者减压的成功率估计在10%到95%之间。无论采用何种手术入路,从Frohse拱廊释放神经并结扎桡骨复发血管是必不可少的。经肱桡肌入路和前入路是目前常用的几种已知的桡神经手术松解入路。[2]

预后|]

虽然非手术治疗显示可靠的结果,但手术治疗更有希望。PIN单独释放成功率为39% ~ 95%,PIN和SBRN同时释放成功率为67% ~ 92%。[2]

有用的资源|]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0706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485759/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1177/230949900401200115

参考文献|]

  1. 1.01.11.21.3S. Brent Brotzman, Robert C. Manske。临床骨科康复,2011
  2. 2.02.12.22.32.42.5阿里·莫拉迪,医学博士;穆罕默德·H·易卜拉欣扎德博士;Jess B Jupiter,医学博士。桡骨隧道综合征,诊断和治疗困境。骨与关节外科档案。2015年7月;3(3): 156 -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