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愈合

跳转到:航行,搜索

介绍[编辑|编辑源]

骨头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愈合过程复杂。[1]骨是少数能够愈合而不形成纤维疤痕的组织之一。骨折愈合有两种类型——间接愈合(次要)和直接愈合(主要)。[2]

第四掌骨骨折

当骨碎片通过压缩固定在一起时,会发生直接/主要愈合。没有愈伤组织形成。骨端通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连接和愈合。[1]

间接愈合比直接愈合更常见,涉及软骨内和膜内骨愈合。[2]间接愈合不需要解剖复位和稳定条件。[2]相反,骨折处有少量活动和负重,导致软骨痂形成,导致继发性骨形成。[1]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负荷/运动会导致愈合延迟或不愈合,[2]发生在所有骨折中的5-10%。[3]

间接愈合通常发生在:

  • 非手术治疗骨折
  • 骨折部位发生某些运动的手术治疗,例如:
    • 髓内钉
    • 外固定
    • 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2]

间接愈合阶段[编辑|编辑源]

急性炎症反应[编辑|编辑源]

急性炎症反应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7天后结束,对愈合至关重要。[2]外伤后立即形成血肿。这包括来自外周血和髓内血的细胞以及骨髓细胞。炎症反应导致血肿在骨折端周围和髓质内凝固,从而形成骨痂形成模型。[2]

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1和白细胞介素-18被释放以维持和促进血管生长[4].

间充质干细胞的募集[编辑|编辑源]

除非特定的间充质干细胞被招募、增殖并分化成成成骨细胞,否则骨无法再生。目前还不清楚这些细胞的确切来源。[2]

软骨和骨膜骨痂的产生[编辑|编辑源]

血肿形成后,形成富含纤维蛋白的肉芽组织。软骨内形成发生在骨折端之间和骨膜部位以外。这些区域不太稳定,因此软骨组织形成软骨痂,使骨折更稳定。[2]

在动物研究中,当II型前胶原和蛋白多糖核心蛋白细胞外标记物处于最高水平时,软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在7到9天达到高峰。[2]同时,骨折端骨膜下立即发生膜内骨化反应。这产生了一个坚硬的骨痂。中央坚硬骨痂的桥接为骨折提供了一个半刚性结构,可以承重。[2]

血管重建与新生血管生成[编辑|编辑源]

充足的骨修复需要供应。血管生成途径、软骨细胞凋亡和软骨降解对这一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必须去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以确保血管能够进入修复部位。[2]

软骨骨痂的矿化和吸收[编辑|编辑源]

骨痂愈合

原发性软性软骨骨痂必须被再吸收,并被硬骨骨痂替代,才能继续进行骨再生。[2]在某些方面,这一阶段重复胚胎骨发育,涉及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细胞体积和基质沉积的增加。[2]

骨重塑[编辑|编辑源]

虽然坚硬的骨痂坚硬且具有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骨折部位具有正常骨的所有特性。第二个恢复阶段是必要的。这一阶段导致硬骨痂重塑为具有中央髓腔的板层骨结构。[2]

骨愈合过程

当硬骨痂被破骨细胞吸收,而板层骨被成骨细胞沉积时,就会发生重塑。这从3-4周开始,但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年轻患者(和其他动物)的重塑可能更快。[2]

骨重塑是由电极性的产生引起的。当在晶体环境中施加压力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2]

  • 当长骨发生轴向载荷时,产生一个电正性凸面和一个电负性凹面
  • 这会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
  • 结果,外部骨痂慢慢被板层骨结构取代。除此之外,内部的骨痂也会重新形成一个类似骨干骨的髓腔。[2]

只有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和机械稳定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骨重建才会成功。否则,可能会出现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2]

直接骨折愈合[编辑|编辑源]

直接愈合需要骨折端复位,无任何间隙形成,以及稳定的固定。因此,通常不会自然发生,而是在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手术后发生。[2]

直接骨愈合可以通过直接重建板层骨、哈弗氏管和血管来实现。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的时间。[2]

骨折的一期愈合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接触治疗
  • 缝隙愈合。

这两个过程都包括试图重建板层骨结构。只有当骨折端被压缩在一起,并使用刚性固定来减少骨折间的张力时,直接骨愈合才有可能。[2][1]

接触治疗[编辑|编辑源]

当各骨端之间的间隙小于0.01mm,骨折间的应变小于2%时,骨折可以通过接触愈合而愈合。[2]在这种情况下,切割锥在骨折部位的骨端形成。切割锥的尖端由破骨细胞组成。这些尖端穿过断裂线并产生纵向空洞。[2]

空腔最终由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填充。这导致骨结合产生,同时恢复轴向形成的哈弗氏系统。哈弗氏系统使携带成骨细胞的血管进入该区域。桥接骨最终成熟为板层骨,从而导致骨折愈合中无骨膜骨痂形成。[2]

缝隙愈合[编辑|编辑源]

间隙愈合的独特之处在于,骨愈合和哈弗氏重塑不会同时发生。[2]要实现间隙愈合,间隙必须小于800μm至1 mm。[2]

在此过程中,骨折部位主要由垂直于长轴的板层骨填充,需要二次骨重建。原始骨结构最终被纵向血运重建骨取代,后者携带分化为成骨细胞的骨祖细胞。这些成骨细胞随后产生在间隙的每个表面上形成板层骨。[2]板层骨垂直于长轴放置,这意味着它不牢固。这一过程需要3到8周。在此之后,发生二次重塑阶段,类似于切割锥接触愈合的级联。[2]

影响骨愈合的因素[编辑|编辑源]

  1. 营养不良、吸烟和糖尿病患者的骨愈合延迟。
  2. 甲状旁腺激素通过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在骨愈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患者将具有以下特征的衰老过程:
    • 慢性炎症或者,除了更高水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外,为合成代谢过程做准备的炎症缓解延迟会影响愈合并导致小的骨痂形成。
    • 这个年龄段的患者会表现出肌肉干细胞数量的减少,并对愈合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 与年轻人相比,骨髓血管减少,血管化和血管生成减少[5].
  4. 与断裂部位相关的因素:
    • 愈合过程中骨折部位的感染。
    • 骨折间隙和骨髓间隙内软骨形成不足。
    •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也显示愈合延迟[6].

[7]

工具书类[编辑|编辑源]

  1. 11.11.21.3Ghiasi MS,Chen J,Vaziri A,Rodriguez EK,Nazarian A.机械生物学建模中的骨折愈合:原理和方法综述.骨骼杂志2017;6:87-100。
  2. 2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马塞尔R,艾因霍恩·塔。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损伤。2011;42(6):551-555。
  3. Buza JA,Einhorn T,2016年骨愈合。临床病例骨代谢异常。2016; 13(2): 101-105.
  4. Beckmann R,Tohidnezhad M,Lichte P,Wruck CJ,H年,Pape HC,Pufe T。老年人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 骨科医生。2014年4月;43 (4): 298-305.
  5. 克拉克D、中村M、米克拉T、马库西奥R。老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当前骨质疏松症报告》,2017年12月1日;15(6):601-8。
  6. Kostenuik P,Mirza FM。骨折愈合生理学与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治疗的探索《矫形外科研究杂志®》,2017年2月;35(2):213-23。
  7. 透析骨重建与修复。可从以下网址获得:http://www.youtube.com/watch?v=Ei4seya3dOg[最后访问日期:202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