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正念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1][2][3]正念的概念大约在40年前被引入西方世界,并从与佛教相关的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因素中解脱出来,从而诞生了第一个正式的正念干预(MBI),称为正念减压(MBSR)。[2][1]

[2]

正念或满念。jpg"src=
  • "以好奇和接受的态度有意识地将注意力引向当下的体验"[1]
  • “正念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存在于我们的身体、思想和每时每刻体验中的方式……它是以一种开放、接受的方式与所有体验——积极、消极和中性——联系起来的方式……它只是知道并接受现在在这里的一切。”[4]

它通过使用注意力策略,如呼吸或身体扫描,引导个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5]保持一个正念的视角已经被证明可以培养灵活和适应性的行为。[5]正念是一种需要不断努力发展和完善的存在方式。[2]

正念也可以根据夏皮罗和卡尔森开发的一个模型来解释[4]它由三个核心要素组成:意图、注意力和态度。这些元素不是独立的过程/阶段,而是一个过程中相互交织的部分,不断地相互反馈。

  • 意图——知道练习正念的原因(为什么?)“意图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目的地”。[4]我们的意图(个人愿景)为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奠定了基础。随着正念的练习,这些通常从自我调节转变为自我探索,最终转变为自我解放和无私服务。[4]我们的意图也是我们所看重的东西的一种表达。正念练习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价值观,以及它们是否健康,是否真正表达了我们真正看重的东西。
  • 注意力——“观察一个人每时每刻的内在和外在体验的运作”。[4]
  • 态度——我们在集中注意力时所具备的品质/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正念可以翻译为“心正念”,强调在正念的注意力练习中包括“心”品质的重要性。[4]西格尔[6]将这些品质描述为COAL——好奇、开放、接受和爱。我们从事正念的态度应该包括温柔,耐心,同情,好奇,开放(初学者的心态-第一次看到事物)和接受,同时不评判和不反应。[4]

正念被认为包括三个密切互动以增强自我调节的组成部分——增强注意力控制,改善情绪调节和改变自我意识(图1)。[7]

图1:正念的组成部分。改编自Tang等人。[7]

为什么孩子需要正念?|]

孩子们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成长,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内外都面临着高度的压力和社会压力,这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和心理健康。[3]严重的精神疾病在儿童中很普遍,其中,[3]研究表明"学业成绩、社会和情感能力以及身心健康从根本上和多方面相互关联。培养其中任何一个的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所有的人。”[3]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命早期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创伤。这不仅局限于经济收入较低和贫困、教育和经济机会有限、毒品和暴力困扰着他们的少数群体,而且也存在于收入较高的人群中,他们不断受到表现、卓越和成功的压力的轰炸。[8]这些压力源的周期性和慢性性质使许多儿童处于“有毒压力状态”,持续不堪重负,无法管理或应对压力。[8]许多成人疾病起源于童年时期受到的压力和创伤,儿童和青年的早期干预有能力减轻这些负面影响。[8]MBI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选择。

正念也可以看作是教育的基础和基本前提。孩子们必须学会停止走神,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管理自己的挫败感,并激励自己。[3]这些特质通过正念练习得到强化。

正念方法的好处|]

即使在没有心理障碍的情况下,正念干预(MBI)在支持心理健康需求方面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并已成为一种更受欢迎、更具成本效益的提供支持的方法。[1][5]MBI的好处在成人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包括:[9][10][11]

  • 减少焦虑和抑郁
  • 缓解压力和心理困扰
  • 提高应对能力
  • 减轻疼痛
  • 减少负面影响

考虑到MBI在成人中的不同用途和益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使MBI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3]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MBI的证据仍然落后于对它的巨大热情。[1]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念研究表明,对临床和非临床人群都有好处[3][9],包括:[1][3][5][8][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