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下位错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内侧距下脱位

距下脱位是通过两个独立的骨关节:距舟关节和距跟关节的破坏而发生的。[1]

距下脱位是一种罕见的踝关节损伤,约占所有关节脱位的1%-2%。这种损伤是由于高能创伤造成的,包括跌倒、机动车碰撞和运动损伤[2].踝关节周围关节囊的紧密性以及连接距骨和跟骨的韧带的牢固连接解释了这种损伤的罕见性[3]

根据Malaigne和Burger的说法,距下脱位有四种类型:内侧、外侧、前部和后部脱位。这种分类取决于受伤时足部相对距骨的方向。内侧距下脱位占主导地位,约占报道脱位的80%,被称为后天性内翻足,发生在足跖屈曲和前足强力内翻时外侧副韧带受到压力时。不太常见的是侧向脱位或获得性扁平足(15%-35%)。[4]后路脱位(从0.8%到2.5%)[5]前位脱位(1%)。[6]

与…联系在一起是很常见的[7]孤立性距下脱位的病例很少[3].距下脱位可能导致足形的严重畸形。

临床相关解剖|

[8]

距下关节

距下关节运动是复杂的,因为旋转轴是一个角度。开链的距下关节运动结合了背屈/外展/外翻和跖屈/内收/内翻。在闭链中,这些运动称为旋前和旋后。[8]

距下关节最重要的韧带是骨间距跟韧带。距骨和跟骨之间还有另外四个较弱的连接分别是距骨前韧带,距骨后韧带,距骨外侧韧带和距骨内侧韧带[9]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距下脱位通常见于高能量创伤,如从高处坠落(20%)或道路交通事故(48%)。[10]

距下关节脱位通常发生在足底屈曲期间,损伤通常是闭合性损伤[11].如果足部内翻或外翻时落在地面上,分别导致内侧(80%)或外侧(17%)距下脱位。前脱位(1%)和后脱位(2.5%)也被检查和描述过,但极为罕见[10]

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