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痛(尾骨痛、尾骨痛、尾骨痛)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

尾骨痛,有时被称为尾骨痛、尾骨痛、尾骨神经痛或尾骨痛,是用来描述尾骨区域疼痛症状的术语。[1][2][3][4]这种疼痛最常在坐姿时触发,但也可能发生在个体从坐姿转变为站姿时。[3]大多数病例会在几周到几个月内消退,但对一些患者来说,疼痛可能会变成慢性的,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3][4]对于这些个体,由于尾骨疼痛的复杂性,治疗可能很困难。[4]

临床相关解剖|

尾骨是一个三角形的骨,形成了脊柱的最末端。[1][3]它由3到5个尾骨节组成。[2]除尾骨第一节外,这些节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根骨头。[2][3]尾骨第一节可能不能与尾骨第二节融合在一起。[2][3]尾骨的腹侧呈凹形,而尾骨的背侧呈凸形。[1]尾骨第一节段由形成尾骨角的关节突组成。[1][2][4]尾骨角与骶5骶下尖的骶角相连。[1][2][4]该关节形成联合或滑膜关节,形成第五骶神经路背支孔的边界之一。[1][4]

骶骨和尾骨。jpg”src=

尾骨是一些肌肉和韧带的附着部位。[4]在前面,尾骨被提肛肌肌肉和肌肉sacro-coccygeal韧带[4]在前(前)向后(后)方向,尾骨的外侧边界作为尾骨肌的插入点棘韧带,骶结节ligamenT和臀大肌[4]下面是肌腱iliococcygeus肌肉插入尾骨顶端。[4]这些韧带和肌肉共同帮助控制排便,并为骨盆底提供支撑。[4]

尾骨除了作为一个插入部位外,还与坐骨结节一起为坐着的人提供负重支撑。[4]由于这个原因,当一个人坐着时,尾骨会受到更大的压力。[4]尾骨也起支撑肛门的作用。[4]

波斯特奇尼和马索布里奥(1983)[5]将尾骨形态的变化分为四种不同的形态:[5]

  • I型:尾骨稍向前弯曲,其尖端向下。[5]
  • II型:尾骨的向前弯曲更为夸张,尾骨的尖端位于一个直截了当的方向。[5]
  • 第三类型:尾骨向前呈尖角。[5]
  • IV型:骶尾骨关节或尾骨间关节的尾骨半脱位。[5]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目前,尾骨痛的发病率尚不清楚。[4]某些因素会增加个体患尾骨痛的风险,比如体重、年龄、性别。[1][4]肥胖时,坐位时尾骨更容易受到骨盆内压力增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尾骨后侧半脱位(向后移位)的风险。[1][6]随着体重的迅速下降,尾骨周围的缓冲可能会消失,[4]尾骨前半脱位(向前移位)的风险增加。[1][6]女性患尾骨痛的风险是男性的5倍[4]这可能是怀孕和分娩期间压力增加的结果。[7]此外,成人和青少年比儿童更容易出现尾骨痛。[4][6]

尾骨痛可分为创伤后、非创伤性和特发性。[3][4]创伤后尾骨痛通常是内部或外部创伤的结果。[4]例如,外部创伤可能是由向后跌倒导致的,可能会使尾骨脱臼或骨折,[4][8]内部创伤可能是由于难产或辅助分娩造成的。[4]轻微的创伤,如反复坐在坚硬的表面上也会导致尾骨痛。[4][9]非创伤性尾骨痛可由椎间盘退行性疾病、骶尾骨关节活动过度和/或活动不足、感染性疾病和尾骨结构的不同变化引起。[4]II型、III型和IV型配置通常比I型配置引起更多的疼痛。[1][5]波斯特奇尼和马索布里奥(1983)[5]与一般人群相比,患有尾骨痛的个体更有可能具有II型,III型和IV型配置。[5]特发性尾骨痛发生在没有任何病理的尾骨。[1]这是典型的排除性诊断,可能是由于痉挛或其他影响盆底肌肉组织的异常所致。[1]例如,提肛肌过度伸展可使尾骨移位到异常位置。[10]

临床表现|

尾骨痛最常见的主诉是尾骨及其周围的疼痛,没有严重的腰痛或放射性疼痛的报道。[1][2]疼痛通常局限于骶尾骨关节[2]它被描述为“拉动”或“切割”的感觉。[3]个体通常会报告触诊尾骨时的压痛。[1][2]

患者通常会采取保护性坐姿,抬高一侧臀部以减轻尾骨的重量。[3]疼痛通常在反复坐着或从坐到站的转变时加重。[1][2]人们会报告说,坐在腿上或屁股上疼痛减轻了。[2]患者也可能报告排便时疼痛或经常需要排便。[1][2]女性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咳嗽或经期疼痛加剧。[7][11]

虽然不是尾骨痛的标志,但由于尾骨形状的形态变化及其向前弯曲,腰痛仍然可能出现在尾骨痛患者身上。[1][2][5]

诊断|

物理考试|

触诊骶尾骨关节会有压痛。[1][3][4]还应触诊尾骨,以检查是否有肿胀、骨刺或碎片以及尾骨肿块。[1][2]应检查尾骨周围的软组织是否存在毛鞘囊肿(生长中的毛发)。[1][2]

触诊尾骨可用于区分真尾骨痛和假尾骨痛。真尾骨痛是尾骨区域的局部疼痛,假尾骨痛的特征是内脏器官、周围神经、神经根或神经丛的疼痛涉及尾骨区域。[3]如果有牵涉性疼痛,疼痛会放射到臀部、大腿和背部,腰椎运动时也会出现疼痛。[7][11]牵涉性疼痛也可能是心因性尾骨痛的指示,这种疼痛会更加弥漫性,腰部和臀部运动时也会感到疼痛。[7][11]

疼痛加剧也可能发生在直腿抬高试验[7][11]

直肠检查时,当操纵尾骨尖端时,会出现疼痛。[1][2]骶骨前表面也可能出现内部肿块,称为脊索瘤。[2]

成像|

虽然主要用于临床诊断,但动态x线片也可用于诊断。[1][2]在坐姿和站立姿势下拍摄的动态x线片可以测量尾骨位移。[2]单位x线片通常不用于诊断,因为它们无法识别患有和没有尾骨痛的个体之间的任何形态学差异。[1][2][5]如果疼痛持续超过8周,通常要拍x光片。[2]

鉴别诊断|

应排除下列鉴别诊断:[3][12]

  • 尾骨骨折
  • 腰椎病或椎间盘突出
  • 提肛肌综合征
  • 梨状肌综合症
  • 会阴降综合征
  • 肛周脓肿
  • 直肠肿瘤或畸胎瘤
  • 阿洛克管综合症
  • Proctalgia Fugax

结果测量|

痛苦的措施|

  • 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水平|
    • 具体条件|
      • 管理|

        保守或非手术治疗通常是治疗尾骨痛的金标准,90%的病例成功。[1][2][3][4]非手术治疗包括推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活动调整、人体工程学调整和物理治疗。[1][2][3][4]通常只有当患者在使用保守治疗后仍然抱怨尾骨疼痛时才考虑手术。[1][2][3][4]尾骨切除术,即切除部分或全部尾骨,是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1][2][3][4]

        物理治疗管理|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调整|

        治疗的最初目标应该集中在提供姿势教育上。[13]应该教个人纠正坐姿,在结实的椅子上坐得更直。[13][14]正确的坐姿可以确保重量从尾骨上卸下,而转移到坐骨粗隆和大腿上。[13][14]应建议患者避免任何可能加重其症状的姿势或动作。[13]

        物理治疗师也会建议使用坐垫。改良的楔形坐垫(尾骨坐垫),可在柜台购买,有助于缓解坐着时尾骨承受的压力。[4]也可以使用甜甜圈形状或圆形的靠垫。[3][4][13]甜甜圈形状的坐垫实际上可能会增加尾骨的压力,但对直肠疼痛更有益。[4]建议在6-8周的时间内使用缓冲垫。[13]虽然通常推荐,但这些保守建议的治疗效果尚未在文献中进行评估。[13]

        手动疗法|

        文献中建议的手工治疗技术包括按摩、拉伸、动员和操作,可能涉及到尾骨的内部或外部接触。[2][15]

        内部技术包括按摩提肛肌或尾骨肌,[15][16]当尾骨过度伸展伸展提肛肌时关节活动,[15][17][18]或尾骨旋转时反复活动。[15][19]

        外部手法包括操纵尾骨或骶髂关节,[15][20][21][22]骶尾骨关节或尾骨间关节活动;[19]胸椎的后路活动,[23]以及梨状肌或髂腰肌的拉伸。[23]

        所选择的技术将取决于尾骨痛的起源原因是什么。[15]例如,如果根本原因是由于盆底肌肉组织的痉挛,可以选择按摩或拉伸提肛肌。[15][16][18].当治疗目的是增加尾骨活动性时,活动技术可能是首选技术。[15][19]当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尾骨的伸展时,手法是有帮助的。[15][20]

        Maigne和Chatellier(2001)的一项研究[15]研究人员比较了各种按摩、动员和手法的效果,结果显示,手法治疗对治疗后6个月~ 26%的尾骨痛患者和治疗后2年~ 24%的尾骨痛患者有帮助。[15]本研究的结果还报道了提肛肌的按摩和拉伸技术比关节活动技术更有效。[15]

        为了支持操纵,Maigne和同事(2006)[24]据报道,与短波热疗相比,直肠内推拿治疗慢性尾骨痛的疗效较轻。[24]Chakraborty (2012)[25]据报道,联合手法和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尾骨痛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技术更有效。[25]

        《莫汉蒂和帕特奈克》(2017)[23]据报道,尾骨痛症患者可能受益于梨状肌或髂腰肌的拉伸。[23]在本研究中,梨状肌和髂腰肌拉伸以及胸部活动对增加无痛坐位时间和压力痛阈值有有益作用。[23]梨状肌或髂腰肌的紧绷可导致骨盆过度前倾,从而对尾骨造成过度负荷。[23]拉伸这些肌肉可以帮助纠正尾骨上的负荷。[23]通过增加胸腔伸展,胸腔活动也有助于减轻尾骨的负荷。[23]在这项研究中,髋关节每侧进行2分钟的拉伸,每周5次。[23]

        基于Maigne和chatellier的作品(2001)[15]和雷(1991);[26]Fogel和他的同事(2004)[2]设计了尾骨痛的治疗算法。当患者出现急性尾骨痛(持续时间少于2个月)时,应建议患者休息8周,并可调节坐位,同时使用大便软化剂和非甾体抗炎药。[2]当患者出现慢性尾骨痛(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时,应开始按摩和拉伸技术,同时注射皮质类固醇。[2]

        物理模式|

        Lin和同事(2015)[27]他比较了……的好处体外冲击波治疗与其他物理模式相比,ESWT在降低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方面比短波透热疗法更有效国际金融公司[27]接受ESWT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报告了更高的主观满意度得分,约70%的患者报告了良好到极好的满意度。[27]在这项研究中,每次2000次ESWT以5 Hz和3-4 bar的压力应用于尾骨区域,共4次。[27]本研究的发现可以得到Marwan及其同事(2014)的案例报告的支持。[28],他报告了ESWT在2例尾骨痛患者中缓解疼痛的有效性。[28]Haghighat和Mashayekhi(2016)的准实验研究,[29]对10例尾骨痛患者的研究表明,ESWT在治疗后4周和2个月显著降低了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29]ESWT以每次3000波的频率,21 Hz和2 bar的压力传递到尾骨区域。[29]

        尽管其机制在文献中仍有争议,但有人提出ESWT通过诱导新血管形成来降低尾骨痛中的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表达。[27][29]

        在考虑其他方式的影响时,Lin和同事(2015)[27]IFC和短波热疗能够降低疼痛评分,但程度不如ESWT。[27]雷和他的同事(1991)[26]联合治疗的疗效极小超声波还有短波透热疗法。在接受2周的超声和2周的短波热疗后,研究中只有16%的患者报告症状缓解。[26]鉴于这些差异,更多的证据表明哪种治疗方式对尾骨痛患者最有效。

        参考文献|

        1.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王志强,王志强。尾骨痛。肌肉骨骼医学的最新综述。2008 Dec 1;1(3-4):223。
        2. 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傅国华。尾骨痛:评估与治疗。脊髓杂志。2004;12(1):49-54
        3. 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尾骨切除术治疗慢性难治性尾骨痛:临床病例系列和文献复习。脊柱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5月1日;14(5):654-63。
        4. 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Lirette LS, Chaiban G, Tolba R, Eissa H.尾骨痛:尾骨疼痛的解剖学、病因学和治疗综述。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3月20日;14(1):84-7。
        5. 5.0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Postacchini FR, Massobrio MA特发性尾骨痛。51例手术病例分析及正常尾骨影像学研究。骨关节外科杂志。美国的体积。1983年10月,65(8):1116 - 24。
        6. 6.06.16.2马志军,李建军,李建军,等。尾骨痛的发病机制:身体质量指数与尾骨损伤的关系。书脊。2000 Dec 1;25(23):3072-9。
        7. 7.07.17.27.37.4Ombregt L, bishop P, ter Veer JH。骨科医学体系。Elsevier Science Limited, 2003, p.968-969。
        8. 从矫形和直肠病学角度分析腰背部和直肠疼痛180例。美国外科杂志。1950年1月1日;79(1):117-28。
        9. Pennekamp PH, Kraft CN, st tz A, Wallny T, Schmitt O, Diedrich O.尾骨切除术治疗尾骨痛:发病机制是否重要?创伤与急诊外科杂志。2005年12月1日;59(6):1414-9。
        10.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
        11. 11.011.111.211.3Gregory p. Grieve, De wervelkolom, veel voorkomende and doeningen (The spine), 1984, p. 320-321。
        12. 散粒RJ。尾骨痛。Epocrates Online (https://online)。epocrates。http://u/29411067 / coccygodynia)[访问2010年12月15日]搜索谷歌学术导出引文。2010。
        13. 13.013.113.213.313.413.513.6Chiarioni G, Asteria C, Whitehead WE。慢性直痛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新的病因学见解和治疗方案。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JG。2011 Oct 28;17(40):4447。
        14. 14.014.1蒂埃尔GH。尾骨痛:原因及治疗。结直肠病。1963年11月1日;6(6):422-36。
        15. 15.0015.0115.0215.0315.0415.0515.0615.0715.0815.0915.1015.1115.12Maigne JY, Chatellier G.手动治疗尾骨痛的比较:一项初步研究。书脊。2001 Oct 15;26(20):E479-83。
        16. 16.016.1蒂埃尔GH。臀上区和大腿后侧的尾骨痛和疼痛:由提肛肌、尾骨肌和梨状肌的强直性痉挛引起,并通过按摩这些肌肉缓解。美国医学会杂志。1937年10月16日;109(16):1271-5。
        17. Maigne R, Nieves WL。椎体起源痛的诊断与治疗。CRC出版社;2005年9月1日
        18. 18.018.1Maigne R. Les操纵vertsambrales。第3版。巴黎:扩张法国科学,1961:180。
        19. 19.019.119.2Mennell简森-巴顿。关节操纵的科学与艺术。伦敦:丘吉尔,1952年。
        20. 20.020.1Bergmann TF, Petersen DH, Lawrence DJ。捏脊技术-原则和程序。纽约:Churchill Livingston Inc. 803p。ISBN 0-443-0872-0;1993.
        21. Polkinghorn BS, Colloca CJ。尾痛症的捏脊治疗通过使用激活剂方法的仪器调节程序。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999;22日:411 - 6。
        22. 编辑普莱格·G。临床捏脊教科书:一种特殊的生物力学方法。Williams & Wilkins;1993.
        23. 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Mohanty PP, Pattnaik M.。梨状肌和髂腰肌拉伸对尾骨痛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17;21(3):743- 656。
        24. 24.024.1刘建军,刘建军,李建军,等。直肠内手法治疗慢性尾骨痛的临床研究。书刊。2006年8月15日;31(18):E621-7。
        25. 25.025.1三种方法对尾骨痛非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脊柱杂志。2012年9月1日;12(9):S69-70。
        26. 26.026.126.2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病因及治疗。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英国的体积。1991年3月,73(2):335 - 8。
        27. 27.027.127.227.327.427.527.6引用本文:林顺生,陈玉军,杜惠萍,李春林,谢春林,吴文伟,陈超。体外冲击波治疗尾骨痛患者的疗效:随机对照试验。PloS one。2015年11月10日;10(11):e0142475。
        28. 28.028.1Marwan Y, Husain W, Alhajii W, Mogawer M.体外冲击波治疗缓解尾骨痛患者疼痛2例报告。中华脊柱杂志,2014;14(1):e1-4
        29. 29.029.129.229.3刘春华,刘春华。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难治性尾骨痛患者疼痛的影响:准实验研究。麻醉学和止痛药。2016年8月,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