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针刺

跳转到:导航搜索


描述|

触发点干针法是一种侵入性手术,用细针或触发点(MTrP)是骨骼肌中的超激激点,与紧绷带中的超敏可触结节相关。[1]触发点干针法可在浅表或深层组织水平进行。

这是Peter Baldry发明的。他建议在MTrP上插入5-10mm的针,持续30秒。然后对MTrP进行触诊,以确定反应水平以及针刺激是否足以缓解MTrP疼痛。如果没有,需要重新插入。

  • 触发点模型
触发点疼痛。jpg"src=

触发点模型是一种专门针对目标的干针刺技术[3]

  • 触发点的形成是由肌肉内绷紧带的形成引起的。这是由于运动终板释放过多的乙酰胆碱,同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上调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造成的。
  • 在实际或潜在的肌肉损伤时,最初的紧绷带是作为一种正常的保护性生理措施产生的。它们被认为是对不习惯的偏心或同心载荷、持续的姿态和重复的低载荷应力的响应。然而,如果持续的话,它们会导致持续的疼痛。

    • 引起疼痛的触发点是由于缺氧而且血流量减少在触发点内。这会导致pH值降低,从而激活肌肉痛觉感受器来恢复体内平衡。这会引起外周敏化。
    • 触发点也涉及中枢敏化.其机制尚不清楚,但触发点维持对背角的觉知觉输入,因此有助于中枢敏化。

    [4]

    建议的作用机制:|

    刺激a局部抽搐反应[5]

    干针刺这些肌筋膜触发点通过机械刺激引起镇痛效果。这种机械刺激引起局部抽搐反应(LTR)。LTR是一种不自主的脊髓反射性收缩肌肉纤维在一个紧绷的带。触发LTR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肌筋膜触发点附近化学环境中痛觉物质的浓度。[6][7]

    肌肉再生

    针可引起小的局灶性病变,触发卫星细胞迁移到修复或替换受损肌纤维的区域。这发生在干刺7-10天后。目前尚不清楚在此期间继续干刺是否会破坏这一过程。

    细胞骨架结构的局部延伸

    这一拉伸可以使肌节恢复其静止长度。

    肌肉和结缔组织的电极化

    机械压力导致胶原纤维发生本质上的电极化,从而引发组织重塑。[8]

    指示|

    现货温柔在可触及的骨骼肌带中

    -受试者对疼痛的识别与切

    -临床表现

    Contradindications|

    绝对禁忌症[10]|

    在以下情况下患者应避免进行DN治疗[11][12]

    1. 有针恐惧症的病人。
    2. 耐心的不情愿——恐惧,耐心的相信。
    3. 不能给予同意-沟通,认知,年龄相关因素。
    4. 医疗紧急情况或急性医疗状况。
    5. 在有淋巴水肿的区域或肢体上,这可能会增加感染/蜂窝组织炎的风险,如果发生感染,也会增加对抗感染的难度。
    6. 任何其他原因都不合适。

    相对禁忌症[10]|

    1. 出血倾向异常
    2. 免疫系统受损
    3. 血管疾病
    4. 糖尿病
    5. 怀孕
    6. 孩子们
    7. 虚弱的病人
    8. 癫痫患者
    9. Phychological状态
    10. 病人的过敏
    11. 病人的药物
    12. 无论什么原因都不适合做病人

    后处理程序:|

    • 评估ROM是否受限和疼痛
    • 给病人做伸展运动
    • 确定可能重新激活MTrP的活动

    关键证据|

    这种治疗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师准确触诊肌筋膜触发点的技能,以及对解剖结构的动觉。

    一项cochrane综述(2005)的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结论,触发点干针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能有利于腰痛。然而,需要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13]

    -建议干式针刺减少/移除来自触发点的痛觉输入,使突触效能正常化,并降低外周和中枢敏化。

    -干针法可以恢复肌肉活动强度和ROM。

    ——空针可以减少疼痛慢性腰痛患者和CVA后上肢偏瘫患者。[14]

    -一项对23项试验的系统回顾,考虑针刺治疗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结论是直接干针(直接靶向MTrPs)是有效的有益如湿针[9]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它比安慰剂更有益。需要更多具有可重复诊断标准和有效安慰剂的高质量研究来对此得出坚定的结论。

    - 1a级证据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表明:[15]

    • 非常低质量到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在立即到12周的随访期内,物理治疗师进行的干针法比不治疗、假干针法和其他治疗方法更有效,可以减轻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的疼痛和提高压力痛阈。
    • 低质量的证据表明,与不治疗或假针刺相比,干刺对功能的效果更好。
    • 与其他物理疗法相比,功能结果无差异。
    • 目前还缺乏证据表明干性针刺的长期益处。

    参考文献|

    1. 多默霍尔特,J., Del Morel, O.和Grobli, C.触发点干针法。手法治疗杂志2006;14(4),70-87
    2. 浅表与深层干针。针灸医学2002;20(2-3),78-81
    3. 干针-外围和中心的考虑。手工与操纵疗法杂志。2011; 19 (4), 223 - 238
    4. 蒂姆Trevail。干针:斜方针。可以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4mVDqU1y0
    5. 贾华,崔志华,朴昌,尹海杰。老年患者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触发点干针与无椎旁针刺。交替补体医学2007;13: 617 - 624。
    6. 陈景涛,钟建春,侯荣荣,宽涛,陈思敏,洪长忠。干针对兔骨骼肌肌筋膜触发点自发电活动的抑制作用。美国J物理医学康复2001;80: 729 - 35。
    7. 贾华,崔志华,朴昌,尹海杰。老年患者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触发点干针与无椎旁针刺。交替补体医学2007;13: 617 - 624。
    8. 陈景涛,钟建春,侯荣荣,宽涛,陈思敏,洪长忠。干针对兔骨骼肌肌筋膜触发点自发电活动的抑制作用。美国J物理医学康复2001;80: 729 - 35。
    9. 9.09.1卡明斯,T.M.和怀特,A.R.针疗法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管理:系统综述。物理医学与康复2011;82,986 -992
    10. 10.010.1多默霍尔特J.,费尔南德斯-德-拉斯-佩纳斯C.触发点干针法。基于证据和临床的方法。爱丁堡:Churchill Livingstone-Elsevier, 2013
    11. 澳大利亚针灸理疗医师协会。安全针灸和干针实践指南,2007年。
    12. White, A., Cummings M., Filshie, J.针灸安全性的证据。西医针灸入门。爱丁堡:丘吉尔·利文斯通出版社,2008年。
    13. Furlan AD, van Tulder MW, Cherkin D,冢山H, Lao L, Koes BW, Berman BM。针灸和干针治疗腰痛。Cochrane数据库系统评论2005年第1期。
    14. 安娜Mendigutia-Gómez, PT,博士,卡罗莱纳Martín-Hernández, PT, Jaime Salom-Moreno, PT,博士,César Fernández-de-las-Peñas, PT,博士。干针法对中风患者痉挛、肩部活动范围和压力疼痛敏感性的影响:一项交叉研究。DOI:http://dx.doi.org/10.1016/j.jmpt.2016.04.006
    15. Gattie E, Cleland JA, Snodgrass S.物理治疗师触发点干针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有效性: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矫形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2017年3月,47(3):133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