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的生物力学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生物力学研究

[1]

腰骶的核磁共振

腰骶棘作为可活动人体脊柱的最低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向脊柱传递力和弯矩来支撑上半身生物力学:腰骶区|]

腰骶的弯曲

脊柱的三个动作是屈、伸、旋和侧屈。这些运动发生在旋转和平移的组合中[2]。运动产生力,力就是推或拉。运动是由力的作用产生和改变的。当力使物体部分旋转时,这种效应称为扭矩或力矩。[3]这些脊柱运动导致不同的力作用在[4]。


髓核延伸方向

例如,腰椎屈曲时,对椎间盘前部施加压缩力,对椎间盘后部施加分散力。相反的力量发生在腰椎伸展[5]

方向髓核屈曲

承载

  • 腰椎复合体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承重系统。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对刚性椎体和相对弹性椎体产生应力[6]
  • 即使在静止状态下,髓核(NP)内的压力也大于零,这提供了一个“预加载”机制,允许对施加的力有更大的阻力[7]。椎间盘内的静水压力增加,导致向椎终板的向外压力,导致环纤维化(AF)膨出和同心圆环形纤维内的拉力。这种力的传递有效地减缓了对相邻椎体施加压力的速度,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2]。因此,椎间盘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力学特征,有效地作为一种[1]。看到[1]
和发生在椎间盘的活动,如脊柱扭曲。

  • 关节突或“小面”关节提供椎间关节在剪切力方面的稳定性,同时主要允许屈曲和伸展运动。

老化脊柱的生物力学和病理学|]

腰椎受压
IVD疝进入邻近体

如上所示,健康的IVD通过水合NP的静水压使脊柱活动并转移负荷。年龄对椎间盘组织特性的改变,包括NP的脱水和重组以及AF的硬化,显著地改变了脊柱的负重力学。[8]由于ivd含水率低,负载的应用会导致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高度损失,并且磁盘倾向于膨胀。IVD不再能够抵抗压缩载荷,周围的结构必须承担它们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应力屏蔽。因此,虽然健康的脊柱通过后弓传递5-10%的负荷,但IVD使这一比例老化至40%,而前弓仅承受20%。房颤后部因此更加紧张,增加了发生后部或后外侧突出的机会。不均匀的载荷分布改变了生物力学,促进了后路椎体的退变,使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更容易发生。[9]

实验表明[4]然而,临床上经常有与脊柱偶然高负荷相关的突然发作症状的报告,通常是屈曲姿势。最可能导致脊柱损伤的应力是弯曲和扭转,这些组合运动反映了剪切、压缩和张力[1]。扭转运动更容易损伤环,因为只有一半的胶原纤维定向抵抗任何方向的运动[2]看到[2]

  • 减少椎体终板营养和椎体骨密度水平。下层骨支撑力的减少导致“微骨折”和核物质向椎体迁移,称为“Schmorl淋巴结”,通常见于胸腰椎和胸椎,L2以下发生率低。
  • 腰椎小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加,直到50岁,之后骨密度下降,尽管局部发生变化,但关节软骨继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厚,特别是在反复屈伸时抵抗剪切力的地方。其他骨变化也发生在小关节关节,包括“骨赘”和“环绕缓冲”的形成,这可能是由于分别在上下关节突区域的重复应力造成的[2]
  • 腰椎退变的过程被描述为三个阶段[10][11]

    1. “早期退变”包括关节突关节松弛增加,关节软骨纤维性颤动,椎间盘显示1-2级退行性改变。
    2. 受影响节段的“腰椎不稳定”是由于关节突囊松弛、软骨退变和2-3级退变性椎间盘疾病造成的。节段不稳定性:可以定义为运动和节段刚度的丧失,以致于施加在运动节段上的力将产生比正常结构更大的位移[10]。力学试验表明椎间盘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突出[4]
    3. “固定畸形”源于修复过程,如关节突和周围骨赘有效地稳定了运动节段。有晚期小关节退变(或“小关节综合征”)和3-4级椎间盘退变。由于固定畸形和骨赘形成而改变椎管尺寸具有临床重要性。


    颈椎病和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患者中是相同的,这就提出了这些情况是否应该始终被视为病理诊断的问题[2]。这具有临床意义,特别是对放射检查结果的解释,以及如何将结果呈现给患者并与患者讨论。

    另请参阅参考文献|]

    1. 1.01.11.21.3腰椎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综述。物理治疗。1980;60(6): 765 - 773。
    2. 2.02.12.22.32.42.5Bogduk, N.(2012)。腰椎放射学和临床解剖学(第5版)。中国:丘吉尔·利文斯通。
    3. 大厅SJ。分析人体运动的动力学概念。楼内:SJ厅。eds。Basic Biomechanics, 8e New York, NY: McGraw-Hill;2019.http://www.sciepub.com/reference/334549(最后一次访问是在2022年11月28日)。
    4. 4.04.14.2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背部疼痛的生物力学。Eds》2002。p238
    5. 麦肯齐,R.(1981)。腰椎:机械诊断与治疗。新西兰怀卡奈:脊柱出版物。
    6. 刘建军,刘建军。脊柱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1998,美国:JB Lippincott Co.。
    7. 椎间盘对压缩力的反应。[J]骨关节外科杂志;37:1188 - 1191
    8. 陈建军,陈建军。脊柱老化的生物力学研究。衰老的脊柱。2005:15-21。可用: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91832/(29.11.2022访问)
    9. 杨建军,杨建军,李建军,等。脊柱老化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开放骨科杂志。2011; 5:335。可用: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78886/(29.11.2022访问)
    10. 10.010.1Frymoyer JW, Selby DK。节段性不稳定。脊柱1985;10:280 - 286
    11. 王永兴,王永兴。腰椎病与腰椎管狭窄的病理机制研究。脊柱1978;3 (4): 319 -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