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刺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跟刺激

跟骨刺,或通常被称为跟骨刺,是在后跟骨上形成骨刺时产生的。跟骨刺可以位于脚跟后部(后跟背刺)或脚底下(足底后跟骨刺)。背刺常与[1]

临床相关解剖学|

足内肌

有大量的肌肉(比目鱼肌、腓肠肌、足底肌、小指外展肌、指短屈肌、指短伸肌、拇外展肌、拇短伸肌、跖方肌)和足底筋膜对跟骨粗隆和邻近区域施加牵引力,特别是过度或异常旋前。骨刺的起源似乎是由重复性创伤引起的,在附着处附近的足底筋膜产生微小的撕裂,试图修复导致炎症,这是负责产生和维持症状的原因。[2][3][4][5]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热刺的病因一直存在争议。遗传、代谢紊乱、结核、全身性炎症疾病和许多其他疾病也有牵连。目前的理由是不正常的生物力学(过度或异常旋前)是足底跟和下跟骨刺疼痛的主要病因。骨刺被认为是生物力学故障的结果,以及与脚后跟疼痛相关的偶然发现。最常见的病因被认为是异常旋前,导致在跟骨结节区域附着的结构内张力增加。

无症状足跟骨刺在正常成人人群中较为常见。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1%的美国成年人在偶然的放射学检查中发现了跟骨刺。[6]

特征/临床表现|

脚跟疼痛是一个相对常见的足部问题,但跟骨刺不被认为是脚跟疼痛的主要原因。跟骨刺是由对足底筋膜和足部肌肉的长期压力引起的,可能是对足底筋膜炎的反应。[7]

这种疼痛主要发生在跟骨结节的内侧突,是由附着在跟骨上的足底腱膜区域的压力引起的。这种情况可能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存在,或者可能变得非常痛苦,甚至致残。[8]

足跟痛患者多为中年人。肥胖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危险因素。并不是所有的脚跟刺痛都会引起症状,而且通常都是无痛的,但当脚跟刺痛引起症状时,人们通常会在负重活动、早上或休息一段时间后感到更痛。然而,这种疼痛不是由于对骨刺的机械压力造成的,而是炎症反应造成的。

跟骨刺的类型

跟骨刺有2种类型;

  • A型刺优于足底筋膜止点
  • B型骨刺从足底筋膜插入处向远端足底筋膜内向前延伸。
    A型患者的平均骨刺长度在统计学上显著长于B型患者的平均骨刺长度,尽管B型患者报告的临床疼痛更严重。[9]


热刺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

  • 有些是大尺寸,但无症状,因为生长角度是如此之大,刺激加重,通过负重和/或炎症改变已经停止。[10]
  • 第2型大,但负重时疼痛,因为跟骨纵弓的凹陷改变了跟骨的间距,使骨刺成为负重点,有时引起顽固性顽固性疼痛。[10]
  • 第三种类型仅有少量增生,外形不规则,呈锯齿状,通常伴有足底筋膜起源周围密度下降的区域,提示亚急性炎症过程。所有跟骨刺无疑都以这种方式开始,但只有少数在这个阶段出现症状,因为病因是急性的。[10]

鉴别诊断|

由于慢性足跟痛是许多病症的常见表现,因此在计划治疗前必须排除这些症状。诊断性影像学以及医学体征通常用于区分以下提到的某些病症与跟骨骨刺。

肌肉骨骼的原因|

创伤性影响|

神经系统的原因|

  • 巴克斯特神经卡压:(慢性压迫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支)
    • 临床(Tinel的标志)

经营|

“2010年临床实践指南修订版概述了不同阶段,分为三个层次。如果某一级别降低了症状,则应继续治疗。如果没有改善的报告,那么治疗转移到更高的层次。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则上移一层之前推荐的治疗时间:
第1层:6周
第二层级:6个月
第三层:6个月

医疗管理|

第一层
● 非甾体抗炎药
[17]
年级的我建议
●可的松注射[18]
乙级推荐


二级
● 重复注射可的松[19][20][21]
乙级推荐
[22][23][24]
年级的我建议


第三层
内镜下足底筋膜切开术[25]
●同步同级筋膜切开术[26][27]
●微创外科技术
所有B级推荐

保守的管理|

第一层
● 脚垫和脚带
[28][29]

●治疗性矫形鞋垫短期缓解疼痛[30][31]
● 跟腱和足底筋膜伸展[32][33]
●预制和定制矫形装置。与自定义设备相比,预制设备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更好[34]
乙级推荐
●晚上夹板[35]
乙级推荐
●理疗[36]
年级的我建议
●铸造或靴子固定[37]
C级推荐


第三层
ESWT(体外冲击波治疗)[38][39][40][41]
乙级推荐
●双极射频(微肌腱切开术)[42]
C级推荐

指南中缺失的证据|

一些治疗足底筋膜炎被证明是有效的,但不存在跟骨刺。因此,这些建议只能在跟骨刺合并足底筋膜炎时使用。

双极射频(微腱切开术):
在指南中,这种治疗获得了C级推荐。这个等级可能会在未来的新研究中改变。

物理治疗管理|

跟骨刺,包括上和下骨刺,用传统的物理疗法治疗。

  • Cryoultrasound治疗和[47]
  • [48]热疗可能有助于减轻运动时的疼痛。
  • [49]
  • 传统疗法包括超声波、激光治疗、被动和主动拉伸以及腿部肌肉的强化、冷热应用(对比浴)。目的是消除骨刺周围的炎症。该治疗方案可能需要6到12个月的时间才能解决症状。
  • 保守治疗:虽然保守治疗可以帮助减少骨刺的症状,但它们并不总是治疗疼痛的根源。
  • 径向冲击波疗法由非常高的能量机械波,针对足底筋膜炎,以帮助减少炎症。
  • 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各种研究确实表明ESWT不是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方法。(Buchanan et al. 2002, Haake et al. 2003)这些研究之间的差异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支持ESWT的有效治疗,因为ESWT对跟骨刺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跟骨刺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差异还不够显著。[50]根据De Vera Barredo et al.(2007)夜间夹板、按摩、胶带、针灸、行走石膏、激光治疗和冷冻治疗更有效。沙夫沙克报道了ESWT对跟骨刺患者的足跟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尤其是在患者症状开始后的4个月内给予。建议将ECSWT作为治疗跟骨刺的首选,当治疗脉冲≥3x500时效果最好。[51]Yalcin然而,ESWT可能并不是治疗脚跟刺痛最有效的方法。经过5次ESWT治疗后,没有患者出现明显的骨刺复位,但19例(17.6%)骨刺角度减小,23例(21.3%)骨刺尺寸减小,1例骨刺折断。然而,这种疗法在减轻患者症状方面确实产生了显著效果。ESWT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2]

矫正器|

只有当跟骨刺与足底筋膜炎有关时,矫形器的效果才有关系。

夜间夹板|

夜间夹板

保守治疗结合使用夜间夹板,使踝关节保持5度背屈8周;既往未接受足底筋膜炎治疗的患者,在短期内,通过将夜夹板纳入保守方法,足跟疼痛得到显著缓解;然而,在两年的随访后,这种应用对预防复发没有显著效果。

鞋跟插入|

鞋跟插入

鞋跟垫或鞋跟骨刺垫应能减轻鞋跟骨刺压力和炎症,并抓住冲击力,并将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鞋跟,以减少压力。然而,提示足跟骨刺垫在降低后足压力和增加后足峰值力方面无效,而矫形器和定制矫形器降低两侧后足峰值力。因此,预制和定制的矫形器有助于在后足区域均匀分布压力。[53]

鞋修改|

  • 脚部:缓解足底筋膜炎(脚跟疼痛和脚跟刺痛),跟腱病和前足疼痛。目的是矫正过度内旋,足弓下垂和扁平足。
  • 鞋垫:鞋跟疼痛的患者,诊断为Sever的损伤,只穿鞋垫,不加其他治疗,所有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都保持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在使用鞋垫进行体力活动时,疼痛显著减轻。[54]

临床的底线|

跟骨刺是脚跟后(背)或脚底下(足底)的骨质生长。背刺与跟腱病相关,足底与足底筋膜炎相关。它们的病因似乎与相关肌肉和肌腱的重复创伤有关,试图修复微撕裂引起的炎症和疼痛。不正常的生物力学被认为是造成这种反应的原因。疼痛通常发生在脚跟,影响步态和负重,但鉴别诊断必须排除数量的可能情况,以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x射线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根据个人的反应,管理可以是医疗的,也可以是非医疗的。

工具书类|

  1. 足底筋膜炎和跟骨刺:事实还是虚构?,足踝外科,2012年3月18日(证据级别3B)
  2. 吉尔LH。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保守治疗。美国矫形外科学会,1997
  3. McCarthy DJ, Gorecki GE:下跟骨病变的解剖学基础。J Am Podiatry Assoc 69527-536,1979(证据水平:2C)
  4. 年轻的CC, Rutherford DS, Niedfeldt MW。足底筋膜炎的治疗。AmfckLRFam内科医生2001(证据级别:5)
  5. Heyd, Reinhard等人。"治疗脚后跟刺痛的放射疗法"Strahlentherapie und Onkologie 183.1(2007): 3-9。(证据水平:1B)
  6. McCarthy DJ, Gorecki GE:下跟骨病变的解剖学基础。J Am Podiatry Assoc 69527-536,1979(证据水平:2C)
  7. E.K.Agyekum.,“足跟疼痛:系统评价”,《中国创伤学杂志》,2015年(证据等级1A)
  8. Jasiak-Tyrkalska。,‘Efficacy of two different physiotherapeutic preocedures in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plantar calcaneal spur’., Fizjoterapia Polska., January 2007 (level of evidence: 1B)
  9. 周炳华,等。跟骨刺的分类及其与足底筋膜炎的关系。足踝外科杂志54.4(2015):594-600。(证据等级:3A)
  10. 10.010.110.2亨利·l . Duvries。,“Heel Spur (Calcaneal Spur)”., AMA Arch Surg., (level of evidence: 3A)
  11. 等。"诊断哈格伦氏畸形的新放射学测量方法"外科和放射解剖学13.1(1991):39-44。(证据级别:I)
  12. Perhamre, Stefan等人。"Sever的伤:临床诊断"美国足病医学会杂志103.5(2013):361-368。(证据等级:3A)
  13. 霍斯戈伦,B., A. Koktener和Gülçin Dilmen。" Sever病跟骨的超声检查"印度儿科42.8(2005):801。(证据等级:4)
  14. Yu, Sarah M.和Joseph S. Yu。"跟骨撕脱骨折:常被遗忘的诊断"美国x射线杂志205.5(2015):1061-1067。(证据水平:2A)
  15. Rosenbaum, Andrew J., John A. DiPreta, David Misener。“足底跟痛苦。”北美医疗诊所98.2(2014):339-352。(证据水平:2A)
  16. 奥尔德里奇,特蕾西。“诊断成人脚跟疼痛。”美国家庭医生70(2004):332-342。(证据水平:2A)
  17. Donley BG, Moore T, Sferra J, Gozdanovic J, Smith R.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一项随机、前瞻性、安慰剂对照研究。踝关节Int 28:20-23, 2007。(证据水平:1B)
  18. Kalaci A, Cakici H, Hapa O, Yanat AN, Dogramaci Y, Sevinç TT。使用四种不同的局部注射方式治疗足底筋膜炎:一项随机前瞻性临床试验。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分会第99卷第108 - 113期。(证据水平:1B)
  19. Kiter E, Celikbas E, Akkaya S, Demirkan F, Kilic BA。注射方式治疗足底足跟疼痛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医学杂志96:293-296,2006。
(证据水平:1B)
  20. Buccilli TA Jr, Hall HR, Solmen JD。用cortico-
类固醇注射治疗足底筋膜炎后形成无菌脓肿。J足踝外科44:466 -
468,2005。
(证据等级:3A)
  21. Porter医学博士,Shadbolt B.病灶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与体外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比较
足底筋膜病的冲击波疗法。临床杂志《运动医学》15:119-1242005。
(证据级别:1B)
  22. 肉毒毒素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25例,随访14周。Z Orthop Ihre Grenzgeb 144:405-409, 2006。德国人。
(证据水平:1B)
  23. 肉毒毒素A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初步结果。临床J杂志22:190 - 192,2006。
(证据水平:1B)
  24. 肉毒毒素a治疗足底筋膜炎疼痛:一项短期、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美国医学复康杂志84:649-654,2005。
(证据水平:1B)
  25. 内镜下足底筋膜切开术在
治疗慢性足跟疼痛中的应用。Can J Surg 51:281 - 283,2008。
(证据水平:2A)
  26. Fishco WD, Goecker RM, Schwartz RI。足底筋膜切开术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一个回顾性研究。中华医学杂志90:66 - 69,2000。(证据水平:2B)
  27. 伍尔夫,马菲拉,桑德伯格,斯奈德。
足底筋膜切开术治疗慢性足跟痛5年随访结果。踝关节外科39:218-223,
2000。
(证据水平:2B)
  28. Shikoff医学博士,Figura MA, Postar SE。195例足跟痛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美国医学杂志76:71-75,1986。
(证据水平:2B)
  29. 威廉斯PL.疼痛的脚后跟。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分会。
(证据等级:4)
  30. 足矫形器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一项随机试验。Arch Intern Med 166:1305-1310, 2006。(证据水平:1B)
  31. 足底筋膜炎的足矫形器。踝关节Int 27:606-611, 2006。(证据水平:1B)
  32. DiGiovanni BF, Nawoczenski DA, Lintal ME, Moore EA, Murray JC, Wilding GE, Baumhauer JF。组织特异性足底筋膜伸展运动提高慢性足跟疼痛患者的预后。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J骨关节外科杂志85-A: 1270-1277, 2003。(证据水平:1B)
  33. Digiovanni BF、Nawoczenski DA、马来DP、Graci PA、Williams TT、Wilding GE、Baumhauer JF。足底筋膜特异性伸展运动可改善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预后。一项为期两年的前瞻性临床试验。骨关节外科杂志Am 88:1775–17812006。(证据等级:2B)
  34. Pfeffer, Glenn等。自定义矫形器与预制矫形器在近端足底筋膜炎初始治疗中的比较国际足踝杂志20.4(1999):214-221。(证据水平:1B)
  35. Lee, Sae Yong, Patrick McKeon和Jay Hertel。使用矫形器是否改善足底筋膜炎患者自我报告的疼痛和功能测量?一个荟萃分析。”运动物理治疗10.1(2009):12-18。(证据等级:1A)
  36. Cleland JA, Abbott JH, Kidd MO, Stockwell S, Cheney S,杰拉德DF, Flynn TW手动物理治疗和运动与电物理药物和运动治疗脚后跟疼痛的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证据水平:1B)
  37.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的循证回顾。Am Fam内科医生72:2237-2242,2005。(证据等级:1A)
  38. 格雷戈里·P·李,约翰·a·奥格登和g·李·克罗斯。"体外冲击波对跟骨刺的影响"脚部和脚踝国际24.12(2003):927-930。(证据等级:1A)
  39. Marks W,Jackiewicz A,Witkowski Z,Kot J,Deja W,Lasek J.采用新一代气动装置的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足跟痛。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矫形外科学报74:98–101,2008。(证据级别:1B)
  40. 朱柏旺B,柏启森EM,西奥多GH。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近端足底筋膜炎:225例患者的结果和预后
预测因子。中国足踝外科杂志。
(证据水平:2B)
  41. Pribut SM。目前治疗足底足跟疼痛综合征的方法,包括可注射皮质类固醇的作用。中国医学杂志97:68-74,2007。(证据级别:5)
  42. Weil L Jr, Glover JP, Weil LS。使用双极射频治疗足底筋膜病的微创新技术:一项前瞻性分析。脚脚踝规格1:13-18,2008。(证据等级:4)
  43. 卢卡斯,道格拉斯E,斯科特R.埃克罗斯和克里斯托弗F.耶尔。双极射频微腱切开术治疗部分足底筋膜松解的中期结果足踝外科杂志54.2(2015):179-182。(证据水平:3B)
  44. 陈家强,周志强,等。射频微腱切开术治疗顽固性足底筋膜炎与足底筋膜切开术同样有效。足踝外科(2015)。(证据等级:4)
  45. 豪特曼,M. G., U. Neumaier, O. Kölbl。"再照射治疗脚后跟刺痛综合症"Strahlentherapie and Onkologie 190.3(2014): 298-303。(证据水平:2B)
  46. Holtmann, Henrik等,“根据剂量和分割对足底筋膜炎(脚跟骨刺疼痛)放疗效果的随机多中心随访试验-一项研究方案。”放射肿瘤学(伦敦,英国)10(2015):23。PMC。2016年1月8日。(证据水平:1B)
  47. 等。低温超声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伴足跟刺。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欧洲物理与康复医学杂志50.1(2014):39-47。(证据水平:1B)
  48. E.K. Agyekum。,“Heel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15 (level of evidence: 1A)
  49. Cinar, E., F. Uygur和S. Toprak Celenay。AB1447-HPR低水平激光治疗跟骨刺的疗效风湿病编年史增刊3(2013):757-757。(证据等级:4)
  50. 约翰·a·奥格登和g·李·克罗斯。"体外冲击波对跟骨刺的影响"脚部和脚踝国际24.12(2003):927-930。
  51. 脚后跟疼痛和放射学检测足跟骨刺的症状性低能量冲击波疗法"。, Z Orthop Ihre Grenzgeb。,April 1998 (level of evidence: 1B)
  52. Yalcin E,“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症状足跟刺的影响:临床结局与放射学改变的相关性”,Rheumatol Int;2012年2月
  53. 贾KK。,“Comparative trial of the foot pressure patterns between corrective orthotics, formthotics, bone spur pads and flat insol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Ann Acad Med Singapore., October 2009 (level of evidence: 3A)
  54. Perhamre S1。,“Sever's injury: treatment with insoles provides effective pain relief”., Scand J Med Sci Sports., December 2011 (level of evidence: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