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的生物力学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生物力学是研究力及其作用于人的影响[1]

  • 腰骶棘是人体重要的生物力学部位。
  • 位于胸椎下方[2]
Spine1.jpg"src=

临床相关的解剖学|

和人体的所有椎骨一样,腰椎和骶椎由前面的“体”和后面的“椎弓”组成,前者在腰椎区更大、更圆柱形,后者包围着保护神经组织的椎孔[2]


腰椎内的椎骨由椎间关节分开,这是一种独特的关节结构[3]

Spine2.jpg"src=



腰骶过渡通常在腰5/S1节段,这一节段的椎间盘呈楔形。“过渡性椎体”是一种脊柱异常,其中最低腰椎在一定程度上融合或骶骨部分失效,据认为发生在4-30%的人群中[4][5]


骶骨是一个三角形的楔形骨,前侧凹,背侧凸和顶端。骶骨向前倾斜,以便上表面与上面的L5椎关节形成“腰骶角”。L4/5椎间盘和L5/S1椎间盘以及L5椎体占腰骶弯曲角度测量的近60%,平均61度[6].在骶骨前表面,融合椎体的上缘和下缘对应成横脊。骨痂为骨盆提供力量和稳定性,并通过骶髂关节将力量传递到骨盆带[2].骶椎与尾骨下方相连。

腰椎和骶骨生物力学(L4-L5 - L5-S1)|

脊柱的3个动作是屈、伸、旋、侧屈。这些运动在以下3个运动平面上以旋转和平移的形式发生: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3].这些运动导致作用在腰椎和骶骨上的各种力:压缩力、拉力、剪切力、弯矩和扭转力矩[7]
例如,腰椎屈曲时,对椎间盘的前面施加一个压缩力,对椎间盘的后面施加一个分心力。相反的力量发生在腰椎伸展[8]


腰椎复合体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承重系统。当向脊柱外部施加载荷时,会对僵硬的椎体和相对弹性的椎间盘产生应力,使椎间盘更容易产生应变[9].即使在静止状态下,髓核内的压力也大于零,这提供了一种“预紧力”机制,允许对施加的力有更大的阻力[10].椎间盘内静水压力增加,导致对椎体终板的向外压力,导致纤维化环的鼓胀和同心环纤维内的张力。这种力的传递有效地减缓了对相邻椎体施加的压力,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3].因此,椎间盘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力学特征,有效地充当一个[1]


当沿脊柱施加载荷时,“剪切”力平行于椎间盘发生,因为核的压缩导致环空侧向隆起。当一个椎体移动时,剪切力也会发生,例如,相对于具有屈伸功能的相邻椎体向前或向后移动。扭转应力是由绕扭转轴的外力产生的[1]
,并发生在椎间盘活动,如脊柱扭转。


关节突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在剪力作用下为椎间关节提供稳定性,同时允许主要的屈伸运动。

损伤机制/病理过程|

实验表明“[7]然而,临床上经常有报告称,症状的突然发作与脊柱偶然的高负荷有关,通常以弯曲的姿势出现。最可能导致脊柱损伤的应力是弯曲和扭转,这些综合运动反映了剪切力、压缩力和拉力[1].扭转运动更有可能损伤环空,因为只有一半的胶原纤维是定向的,可以抵抗任何方向的运动[3]


与衰老相关的退行性椎间盘改变被认为是正常的。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核内蛋白多糖的浓度水平下降,从成年早期的65%下降到60岁时的30%,对应于这段时间内核水合作用和弹性环状纤维浓度的降低,导致椎间盘弹性下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椎间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窄,然而,大量的死后研究表明,椎间盘的尺寸实际上会在20岁到70岁之间增加。明显的椎间盘狭窄也可能被认为是衰老以外的其他过程的结果[3]


椎体终板营养和椎体骨密度水平也有降低。来自下位骨的支持减少导致“微骨折”和核物质迁移到椎体,即“施莫雷尔结”,通常见于胸腰椎和胸椎,在L2水平以下发生率较低。腰椎小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加直到50岁,50岁后骨密度下降,关节软骨继续随着年龄变厚,尽管有局部变化,特别是在反复屈伸时剪切力被抵抗的地方。其他骨变化也发生在小关节内,包括“骨赘”和“环绕保险杠”的形成,这可能是由于在上下关节突区分别受到重复的应力所致[3]


退化的过程也被认为是病态的。关于小关节,“骨关节炎”和“退行性关节疾病”是常见的诊断。”


腰椎退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1][12]

  • 第一阶段:“早期退变”包括关节突关节松弛程度增加,关节软骨和椎间盘的纤维性颤动表现为1-2级退变变化。
  • 第二阶段:由于关节突囊松弛、软骨退变和2-3级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出现受影响水平的“腰椎不稳”。节段失稳:可以定义为运动和节段刚度的丧失,使力应用到运动节段将产生比在正常结构中发生的更大的位移[11].机械测试表明,在这个阶段椎间盘最容易突出[7]
  • 第三阶段:“固定畸形”源于修复过程,如关节突和骨赘有效稳定运动节段。有晚期小关节退变(或“小关节综合征”)和3-4级椎间盘退变。由于固定畸形和骨赘形成而改变的椎管尺寸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的是,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患者中,脊椎病和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相同的,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应该始终将这些情况视为病理诊断[3].这具有临床意义,特别是在解释放射学调查结果,以及如何向患者展示结果和与患者讨论结果方面。


结果测量|

关于疼痛和残疾的结果测量包括:

参考文献|

  1. 1.01.11.21.3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研究进展。物理治疗。1980;60(6): 765 - 773。
  2. 2.02.12.2摩尔,KL.临床导向解剖学(第三版)。1992年,巴尔的摩:威廉姆斯和威尔金斯
  3. 3.03.13.23.33.43.53.6Bogduk:(2012)。腰椎放射学与临床解剖学(第5版)。中国:丘吉尔利文斯通。
  4. Chalian M, Soldatos T, Carrino JA, Belzberg AJ, Khanna J, Chhabra A.腰椎磁共振成像对过渡腰骶解剖结构的预测。世界放射学杂志2012;4 (3): 97 - 101
  5. 腰骶过渡椎:分型、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相关性。神经放射醇2010;31:1778 - 1786
  6. Damasceno LHF, Catarin SRG, Campos AD, Defino HLA。腰椎前凸:角度值及椎体和椎间盘作用的研究。胸罩学报2006;14 (4): 193 - 198
  7. 7.07.17.2亚当斯M,博格杜克N,伯顿K.多兰P.。背部疼痛的生物力学。Eds》2002。p238
  8. 麦肯齐,r(1981)。腰椎:机械诊断与治疗。Waikanae,新西兰:脊柱出版物。
  9. 脊柱的临床生物力学。1978,费城:JB Lippincott公司。
  10. 椎间盘对压迫力的反应。骨关节外科杂志1955;37:1188 - 1191
  11. 11.011.1Frymoyer JW, Selby DK。节段性不稳定。脊柱1985;10:280 - 286
  12. 杨永兴,李永华,李永华,等。腰椎病及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及发病机制。脊柱1978;3 (4): 319 -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