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骨骨折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1][2]

舟状骨骨折的延迟诊断会导致各种不良结果,包括骨不连(没有巩固)、骨愈合延迟、握力下降和活动范围,以及[3][2]

舟状骨骨折很常见,但由于骨折的特殊几何形状和舟状骨血管的纤细形态,因此具有独特的挑战性。急性舟状骨骨折的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充分可能导致骨不连和随后的退行性手腕关节炎。[4]

临床相关的解剖学|

流行病学|

特征/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会在摔倒到伸出的手上后出现手腕疼痛。

创伤事件之后,手会通过舟状骨对手臂施加巨大的力[1][2][7]

症状可能是:

  • 手腕桡部有深钝的疼痛。
  • 通过掐和抓来加重疼痛。
  • 手腕局部肿胀,鼻烟盒充盈
  • 局部瘀伤
  • 腕桡侧触诊有压痛

鉴别诊断|

这些诊断可通过压痛的位置、某些操作引起的疼痛和影像学异常进行鉴别。[2]

诊断程序|

平原[8].舟状骨骨折的x线平片特异性为64%。

研究表明,使用[8][9][10]

结果测量|

  • PRWE该研究设计了一份包含15个项目的问卷,用来衡量手腕疼痛和残疾程度。[7]
  • PEM ([6]

评估|

主观评价|

客观考试|

当检查疑似舟状骨损伤的患者时,比较受伤的手腕和未受伤的手腕是很重要的。

表示可能包括:

[11]

医疗管理|

临床检查结果阳性但x线片阴性的疑似骨折应在7-14天内复查。如果疼痛持续,x光片仍正常,则应进行进一步的MRI或CT成像。应考虑在药剂师的协助下进行疼痛管理。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包括:

  • 位移大于1mm
  • 肩胛骨内角大于35度(座头鲸畸形)
  • 射月角大于15度的射月角
  • Transcaphoid perilunate错位
  • 极近端骨折
  • 粉碎性骨折
  • 需要迅速恢复工作/运动的非移位性腰部骨折
  • 骨不连或缺血性坏死

外科固定包括插入一个或多个螺钉,可以经皮或通过开放程序完成。对于骨不连,对于急性、最小移位的骨折,后者更可取[5]

保守的管理|

  • 无移位且在远端三分之一骨内的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非手术治疗。对于长臂或短臂石膏是最佳的,以及是否应该包括拇指spica来固定拇指,存在争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一种选择比另一种更好。

通常需要6周的固定,此时进行重复x光片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愈合时间因骨折位置而异。

  • 对于大约90%的无移位或最小移位(≤0.5 mm)舟状骨腰骨折,远端三分之一有望在6-8周内愈合。
  • 中间的三分之一在8-12周内
  • 近三分之一在几周内。
  • 舟状腰骨折移位量中等(0.5-1.5 mm)可保守治疗,需延长石膏固定时间8 - 10周。[10]

从远端到近端移动愈合所需时间的相对增加是次要的,因为血液供应微弱,动脉血流逆行。[5]

作为一个基本规则,对于临床怀疑舟状骨骨折但初始x线片阴性的患者,合理的做法是应用短臂拇指骨节,并在两周后重新评估患者。如果不打石膏,骨折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恶化。在两周的随访中,患者应无疼痛,并应获得随访x光片。[2]

类型的骨折|

骨折的舟状骨表现出某种抑制愈合的行为。骨折碎片本身不稳定,容易移位,需要静止接触才能愈合。[6]如前所述,舟状骨的血液供应是脆弱的。

为了进行治疗决策,舟状骨被分为三个解剖部分:近端、内侧和远端(见图)。裂缝进一步细分为位移型和非位移型。[2]

舟骨骨折types.gif"src=

非移位骨折|


非移位远端骨折愈合良好,严格固定在成型良好的短臂拇指spica。对于使用长臂还是短臂石膏存在争议。目前治疗这类骨折的方法是拇指spica,但一些证据表明,拇指可以从石膏中去掉。
[13]

螺钉固定可加速损伤前活动的恢复;根据病人的需要,可能需要转介手术[9]

随着断裂线的移动检查,移位和骨不连的风险更大;因此,将这些患者转介到骨科会诊是合适的。如果尝试保守治疗,长臂石膏和拇指固定是合适的。[2][14]

流离失所的骨折|


即使移位量很小的骨折也容易发生骨不连,建议手术治疗
[1]

固定时,首选双螺纹无头螺钉。采用哪种手术技术取决于骨折的形态。[15]需要夹板和转诊。[2]

传统上,无移位和稳定的舟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是短臂或长臂铸造。[3][2]

物理治疗管理|

术后或保守固定后,一旦骨折稳定,石膏取出,手和手腕很可能会僵硬,肌肉力量下降。

物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1. 恢复活动活动范围(AROM)
  2. 减少肿胀
  3. 增加握力和手腕的力量
  4. 回到功能性目标和任务

罗练习|

在固定后最初阶段的ROM练习应侧重于主动辅助的ROM,因为手和手腕会僵硬。[6]

这些练习应该集中在手腕和拇指,然而,手指,肘部和肩膀也需要考虑,因为固定后这些也可能会僵硬。

如果完全的ROM仍然受到限制,那么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手动治疗可能是有用的加强练习|

一旦AROM完全恢复或功能恢复,就必须进行该检查功能恢复|

在完全恢复AROM并恢复良好的基线强度后,重点应转向个性化目标和任务。

舟状骨骨折的人群多为年轻人到中年人,因此他们很可能会很活跃,或有工作或家庭要照顾。因此,具体的康复和锻炼需要个性化,以满足这些目标和期望。如果骨折在初始阶段处理得当,即没有遗漏缺血性坏死,最终将恢复全部功能。

在运动人群中,研究表明早期手术干预可使大约6-11周的人更快地恢复比赛,而保守治疗可使4-16周的人更快地恢复比赛。[16]

临床的底线|

舟状骨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由于用力运动对舟状骨造成的应力,可能会导致骨折(主要是由于在伸展的手臂上摔倒)。

这种疼痛通常是轻微的,但在掐和抓的时候会加剧。诊断可根据压痛的位置、某些操作引起的疼痛和影像学异常进行鉴别。

固定时间的长短对结果有负面影响。内固定对控制不稳定和腕关节早期功能恢复提供了满意的结果。赫伯特和费雪的体系划分了不同的裂缝类型。为了识别这些不同的骨折类型,必须对两个手腕进行充分的x光片检查。

参考文献|

  1. 1.01.11.21.31.4舟状骨骨折的办公室处理。体育医学1996;24:60-70。
  2. 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t·格兰特·菲利普斯等人,舟状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2004年9月1日;70(5):879-884。
  3. 3.03.13.2格林WB,肌肉骨骼护理要点。罗斯蒙特,伊利诺伊州。: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2001:252–4.
  4. 4.04.1河村建夫,K。钟,C.C.(2008)。舟状骨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手部外科2008年7 - 8月;33(6): 988 - 997。doi: 10.1016 / j.jhsa.2008.04.026
  5. 5.05.15.25.35.4哈亚特Z,瓦拉卡洛M。舟状骨的手腕骨折。InStatPearls[互联网]2019年1月4日。StatPearls出版。可以从: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36907/(最后访问23.3.2020)
  6. 6.06.16.26.36.46.5Scott R. Laker等人,舟状骨损伤(流行病学),《医景》2019。
  7. 7.07.1Mc Dermid,手腕疼痛和残疾的患者评分:一个可靠和有效的测量工具,1998。
  8. 8.08.1Bäcker吴春春。临床疑似舟状骨骨折诊断的系统回顾.J手腕外科杂志。2020 2月;9(1):81-89。
  9. 9.09.1Parvizi J, Wayman J, Kelly P, Moran CG。结合临床体征可提高舟状骨骨折的诊断。一项随访的前瞻性研究.手外科杂志1998年6月;23(3):324-7。
  10. 10.010.1克莱门森,M., Björkman, A.,和汤姆森,N.(2020)。急性舟状骨骨折:诊断和治疗指南。EFORT开放评论5(2), 96 - 103。
  11. Medgeeks。舟状骨骨折-不要错过这个!可以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D_Eh9fE9Q&feature=youtu.be(去年02/10/2017访问)
  12. 川村,和钟K. C.(2008)。舟状骨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手外科杂志33(6), 988 - 997。
  13. 福勒,C,沙利文,B,威廉姆斯,L。et al。骨显像与MRI在隐匿性舟状骨腰骨折早期诊断中的比较。骨骼放射27,683-687(1998)。
  14. 葛华荣,徐宁,麦克德密德JC。非移位单纯性舟状骨腰骨折石膏治疗有效吗?基于CT的联盟评价。Open Orthop J. 2016年9月15日;10:431-438。
  15. Schädel-Höpfner M, Bickert B, Dumont C, Laier P, Meier R, Nusche A, Pillukat T, Rosenthal H, Schmitt R, Siemers F, Zach A, Jung M. Die frische Skaphoidfraktur:管理下Berücksichtigung der neuen t3 - leitlinie急性舟状骨骨折:根据新的s3级指南进行治疗.Orthopade。2016年11月,45(11):945 - 950。
  16. Goffin JS, Liao Q, Robertson GA。舟状骨骨折后重返运动: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世界骨科杂志2019 2月18日;10(2):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