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牵引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腰椎牵引是对腰部施加拉伸力的过程[1]

詹姆斯[2][3]一些临床试验对其有效性提出了质疑[4][5][6][7]以及英国NICE最近发布的指南[8]在比利时KCE[9],丹麦卫生局[10]以及美国医师学会[11]不再赞同牵引作为治疗下腰痛的一种治疗方式。James Cyriax描述了腰椎牵引的三个好处:撑开增加椎间隙,收紧椎体后纵韧带在关节后部施加向心力,吸引椎间盘向关节中心突出。[2]牵引引起的其他影响包括椎间孔扩大和椎突关节牵伸。[2]

临床相关解剖|]

腰椎脊椎骨由5个单独的椎骨组成,编号为L1到L5,它们共同形成下背部的凹形腰椎弯曲。腰椎位于腰部(下背部)区域的身体中线,它构成了脊柱的一个区域,位于胸腔的胸椎下方,骨盆的骶骨和尾骨上方。这些椎骨承载着上半身的所有重量,同时为躯干区域提供灵活性和运动。它们也保护脆弱的生物[12]

腰椎牵引的类型|]

文献中描述了几种腰椎牵引,但最常用的包括:

  1. 〇持续牵引连续或床牵引使用低重量延长时间(一次可达几个小时)。如此长的持续时间要求只使用少量的重量。一般认为这种牵引在分离脊柱结构方面是无效的。换句话说,病人不能忍受足够大的重量,导致脊椎分离那么长时间。
  2. 〇持续牵引这种牵引包括在短时间内稳定地施加更大的重量(从几分钟到1小时)。持续牵引力有时被称为静态牵引力。
  3. 〇间歇性机械牵引间歇牵引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与持续牵引相似,但利用机械装置在预设的时间间隔交替施加和释放牵引力
  4. 〇手动牵引手动牵引是指临床医生的手和/或皮带用来牵引病人的腿。它通常持续几秒钟,也可以作为一个突然的,快速的推力。
  5. Autotraction -自动牵引利用一个特别设计的桌子,分为两个部分,可以单独倾斜和旋转。患者通过用手臂拉和/或用脚推来提供牵引力。自体牵引的研究报告了良好的临床结果,但没有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或位置
  6. 位置牵引——这种形式的牵引是通过使用枕头、积木或沙袋将患者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来对脊柱结构产生纵向拉力。它通常合并侧弯,仅影响脊柱节段的一侧
  7. 〇重力腰椎牵引这包括在治疗台倾斜到垂直位置时使用胸带来固定患者,从而利用身体下半部分的重量来提供牵引力。

作用机制|]

已经提出了几种理论来解释牵引治疗可能的临床益处。分散运动节段被认为可以改变髓核相对于后纤维环的位置[13][2]或者改变椎间盘-神经界面[14]。根据牵引治疗期间腰椎运动学的研究,这些影响是合理的。除了分离椎体外,牵引已被证明可降低髓核压力[15][16]增加大孔面积[16]。然而,在病人恢复直立负重姿势后,俯卧位观察到的机械变化不太可能持续。对牵引治疗的任何持久的临床反应更可能是由于牵引对运动节段或神经组织的机械生物学的影响。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是,并非所有牵引疗法对脊柱施加相同的力,动物研究发现椎间盘的力学生物学对载荷的量、频率和持续时间很敏感[17]

某些形式的牵引有可能刺激椎间盘或关节修复[18]而另一些则促进组织降解[19]。虽然这些变量尚未被系统地检查,甚至在动物模型中,但已知的椎间盘力学生物学应该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牵引疗法都是平等的。如果分散脊柱会影响椎间盘和关节的力学生物学,不同的牵引方式可能导致不同的临床结果。腰椎牵引治疗的系统综述通常没有考虑到不同的力和时间参数可能存在不同的效果[20]。牵引试验通常包括临床表现混合的患者,包括背部显性腰痛(LBP),腿部显性腰痛,或两者兼而有之。然而,只有显性腰痛而没有神经根病的患者可能会经历硬化源性疼痛,如小关节或椎间盘,而坐骨痛,即使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也可能主要是神经源性疼痛。虽然有理由怀疑牵引疗法可能对这些疾病有不同的影响,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假设。

分散操作和位置分散在机械上不同于传统的牵引(间歇或持续)。而不是让力量分散在整个腰椎组织,这些治疗试图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例如,AT可以让病人通过找到最能减轻疼痛的体位来集中力量,并在该体位上施加分心。分散注意力的操作,最常被脊椎按摩师和物理治疗师使用,是在治疗台上进行的,允许操作者确定分散注意力的时刻矢量和时间。这些技术包括FD (Cox技术)、Leander技术和Saunders Active Trac方法等。[20]

证据|]

近期系统综述和临床实践指南的总结证据表明,机械腰椎牵引对治疗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LBP)无效;然而,许多物理治疗师继续使用它,主要是作为一种额外的方式。[21]事实上,专家的临床意见、理论模型和一些研究证据表明,某些腰痛患者对牵引有积极的反应。Thackeray等人(2016)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没有证据表明机械腰椎牵引联合以拉伸为导向的治疗在治疗腰神经根受压患者方面优于单独以拉伸为导向的锻炼。[22]

腰椎间盘突出|]

[23]一些研究调查了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24]自体牵引不会改变疝的位置和大小,但对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改善。[25]

根据Ljunggren等人的研究,自动牵引和手动牵引同样有效,在两种治疗中疼痛强度都显著降低。[26]机械腰椎牵引作为伸展运动的补充治疗,有助于患者疼痛的改善和恢复到先前的功能水平。5周后,患者不再感到腰痛,在功能状态和疼痛相关残疾方面得到改善。[27]腰椎牵引结合物理治疗方案也能减少椎间盘突出物的大小。[28]与以往的研究不同,Rattanatharn等人没有发现牵引(加上常规保守治疗)对急性椎间盘突出综合征患者有任何益处。[29]

腰痛|]

无论是单独治疗还是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牵引对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功能状态、整体改善和恢复工作几乎没有影响。[30]腰椎牵引(与假牵引相比)在功能状态、疼痛、活动范围和工作缺失方面没有改善。[31]此外,在标准分级活动计划中增加间歇性机械牵引对腰痛患者没有额外的好处。有或没有腰椎牵引的分级活动方案的结果没有差异。[32]Borman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效果:在治疗下腰痛的标准物理治疗中,没有观察到牵引的特殊效果。[33]

虽然先前的结论认为腰椎牵引对治疗腰痛没有好处。[34]为那些病情好转的患者搜索预测规则。不从事体力劳动、低水平恐惧回避信念、无神经功能缺陷和年龄在30岁以上的患者增加机械腰椎牵引反应的可能性。

腰痛-坐骨神经痛|]

在治疗中[35]牵引和运动治疗明显低于手术治疗。[36]

必须使用多少体重百分比?|]

在决定使用什么牵引重量时,必须考虑两个方面:

  1. 什么重量会克服身体和床之间的摩擦?和
  2. 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对腰椎产生作用?

Judovich指出,需要患者体重26%的牵引力来克服摩擦。使用带有无摩擦滚轮的分裂桌面可以将其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量。在没有它的情况下,在腰椎产生任何效果之前,必须使用超过体重26%的力。[37]

通过假设椎间扩大或椎间盘突出减少达到牵引效果,研究了牵引的最佳重量;然而,只有前者得到了实验证明。尽管进行了这些研究,但目前尚不清楚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在完整的人类脊柱中产生预期的效果。牵引作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疼痛的神经调节,可能需要非常低的体重,也必须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效果。尽管如此,临床专家建议在无摩擦表面上使用电动牵引,并主张在其治疗方案中使用大范围的牵引重量。梅特兰建议10 - 65公斤,平均30 - 45公斤;Cyriax建议40至85公斤;格里夫建议13到34公斤;希克林斯的建议是32到68公斤[37]

在所有类型的牵引中,电动牵引是最有趣的,因为它是唯一一种可以充分标准化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的牵引。它也是牵引的唯一形式,可以充分标准化的重量施加。[37]

安慰剂比较|]

通过系统回顾[37]六项研究比较了牵引和假牵引(表6)。假牵引是一种低重量或安慰剂牵引,给定的研究者认为无效。三项研究使用电动牵引(2项在拆分桌面上,1项在普通桌面上),1项使用自动牵引,1项使用重力牵引,1项使用牵引作为床罩的一部分。只有Beurskens等人的研究质量较高,除Moret等人的结果不确定外,均为阴性。[37]

Tabel.png”src=

结果测量|]

[38]

[39]

[40]

[40]

[41]

活动限制(NLARS)的数值评定量表,在方框范围内从0-10描述“在最后一周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41]

参考文献|]

  1. 桑德斯高清。腰椎牵引*。[J]中华体育学报;1979;1(1): 36-45。(1级)
  2. 2.02.12.22.3腰部牵引:文献综述。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1994年11月;20(5):262-7。(1级)
  3. 李瑞,埃文斯JH。牵引治疗期间腰椎负荷。澳大利亚物理治疗杂志。2001年1月1日;47(2):102-8。(水平3 b)
  4. 韦格纳1,Widyahening IS, van Tulder MW, Blomberg SE, de Vet HC, Brønfort G, boouter LM, van der Heijden GJ。牵引治疗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的腰痛。Cochrane数据库系统评价,2013;8: CD003010。cd003010 doi: 10.1002/14651858.。
  5. Clarke JA, van Tulder MW, Blomberg SE, de Vet HC, van der Heijden GJ, Bronfort G, Bouter LM。牵引治疗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的腰痛。Cochrane数据库系统评价,2007;2: CD003010。
  6. Schimmel JJ, de Kleuver M, Horsting PP, Spruit M, Jacobs WC, van Limbeek J.椎间差异动力治疗对腰痛患者无影响的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欧洲脊柱杂志,2009;18日(12):1843 - 50。doi: 10.1007 / s00586 - 009 - 1044 - 3。
  7. Harte AA, Baxter GD, Gracey JH。电动腰椎牵引治疗腰痛伴腰骶神经根受累的有效性:可行性研究。肌肉骨骼疾病杂志,2007;8: 118。doi: 10.1186 / 1471-2474-8-118
  8. 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16岁以上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评估和处理。NICE指南[NG59]。伦敦:尼斯,2016。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59
  9. 范万柏,陈建军,李建军,等。摘要:腰痛和神经根痛:评估和管理。KCE报告287Cs。布鲁塞尔:比利时卫生保健知识中心(KCE), 2017。https://kce.fgov.be/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KCE_287C_Low_back_pain_Summary.pdf
  10. 黄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等。近期腰痛或腰椎神经根病非手术治疗的国家临床指南。中华医学杂志2018;27: 60 - 75。
  11. Qaseem A, Wilt TJ, McLean RM,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腰痛的无创治疗:美国医师学会临床实践指南Ann Intern Med 2017;166: 514 - 530。
  12. 蒂姆·泰勒。腰椎。名词,名词,名词http://www.innerbody.com/anatomy/skeletal/lumbar-vertebrae-lateral(2018年8月28日查阅)
  13. 考克斯JM, Feller J, Cox- cid J.牵张式捏脊调整:1000例临床应用及效果。主题临床捏脊医学1996;3:45-59。(证据等级3a)
  14.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自主肌力、体感传递和皮肤温度的变化[j] .中华脊柱杂志,2008,34 - 34
  15. Ramos G, Martin W.椎体轴向减压对椎间盘内压力的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版);2004;31(3):391 - 391。(证据等级2b)
  16. 16.016.1Gudavalli MR, Cox JM, Baker JA, Cramer G, Patwardhan AG。脊椎指压治疗过程中椎间盘压力的变化。生物工程学报(英文版);1997;36(3):215 - 6。(证据等级3a)
  17. 刘建军,李建军,李建军,刘建军。短期负荷持续时间对大鼠尾椎间盘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5;23:1120 - 1107。(证据等级2b)
  18. 葛艺豪,王晓明,王晓明,等。可控动态椎间盘牵张对兔腰椎退变椎间盘的影响。脊柱2005;30:181-7。(证据等级2a)
  19. Iatridis JC, MacLean JJ, Ryan DA。拉伸载荷对椎间盘纤维环的机械损伤。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2009;31(1):557 - 557。(证据等级1b)
  20. 20.020.1拉尔夫·e·盖伊等。牵引治疗慢性腰痛的循证管理。脊柱杂志8(2008)234-242(证据水平1a)
  21. 马德森TJ,霍尔曼JH。腰椎牵引治疗腰痛:一项美国物理治疗师的调查。[J] .体育学报,2015;45(5):586-595。http://dx.doi.org/10.2519/jospt.2015.6036(证据等级3b)
  22. Thackeray A, Fritz JM, Childs JD, Brennan GP。机械牵引在腰痛和腿痛患者亚组中的有效性:一项随机试验。[J] .中华体育杂志,2016;46(6):1404 - 1404。http://dx.doi.org/10.2519/jospt.2016.6238(证据等级1a)
  23. Deyo RA, Mirza SK.临床实践-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5月5日)。http://www.nejm.org/doi/10.1056/NEJMcp1512658(证据等级:5)
  24. 特西奥·L等。自体牵引与被动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开放对照研究。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3年8月;74(8): 871 - 876。(级别1 b)
  25. Gillström P, erickson K, Hindmarsh T.自体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与创伤外科档案。1985年11月1日;104(4):207-10。(级别1 b)
  26. Ljunggren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体牵引与人工牵引比较。中华康复医学杂志。1984;16(3): 177 - 124。(级别1 b)
  27. Gagne AR等。腰椎伸展运动联合机械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物理理论实践,2010年5月;26(4): 256 - 266。(水平3 b)
  28. Ozturk等人。持续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物大小的影响。Rheumatol Int. 2006年5月;26(7): 622 - 626。(级别1 b)
  29. Rattanatharn R等。腰椎牵引联合常规保守治疗急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泰国医学协会。2004年9月;87(2): 272-277。(级别1 b)
  30. 韦格纳I, Widyahening IS, van Tulder MW等。牵引治疗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的腰痛。Cochrane数据库系统评价。(2013年8月19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959683(证据等级:1a)
  31. Beurskens等人。牵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12周和6个月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脊柱》1997年12月1日;22日(23):2756 - 2762。(级别1 b)
  32. Schimmel JP等。牵引对腰痛患者无影响:椎间差异动力治疗的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中华医学杂志,2009(18):1843-1850。(级别1 b)
  33. 鲍曼等人。腰椎牵引在治疗腰痛患者中的作用。Rheumatol Int. 2003;23(2): 82 - 86。(级别1 b)
  34. 蔡超等。对机械性腰椎牵引短期改善的腰痛患者进行分类的临床预测规则。中华医学杂志;2009;18(4): 554 - 561。(级别1 b)
  35. Larsson等人。自动牵引治疗腰坐骨神经痛,一项多中心对照研究。骨科杂志。1980;51;791 - 798。(级别1 b)
  36. Ruth A. Lewis等人,坐骨神经痛治疗策略的临床疗效比较: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脊柱杂志。卷16。(2015年6月1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29943013014976(证据等级:1a)
  37. 37.037.137.237.337.4Harte, A.等,牵引治疗背痛的疗效: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Arch Phys Med Rehabil,第84卷,第10期,1542-1553页,2003年10月(证据等级:1A)
  38. //m.houseofhawgs.com/McGill_Pain_Questionnaire(证据等级:2A)
  39. //m.houseofhawgs.com/Roland%E2%80%90Morris_Disability_Questionnaire(证据等级:2A)
  40. 40.040.1Konstantinovic, L.M, et .,急性腰痛伴神经根病: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光电医学与激光外科,vol . 28, no . 4, 2010(证据水平:1B)
  41. 41.041.1陈晓明,等。低剂量激光针刺治疗慢性腰痛: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华针灸杂志,2014;32(2):116 - 123(证据等级: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