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破裂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胸大肌肌腱断裂是一种罕见的肩部损伤,最常见于举重运动员。由于越来越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伤害越来越常见。[1]

临床相关解剖|

[2]这种附着的安排可能导致部分撕裂比完全破裂更常见。[1]研究表明,PMM的完全破裂与举重、摔跤、艺术体操和帆板等运动有关。[3]

损伤机制|

受伤的流行是最常见的人去健身房,发生由于胸肌的偏心挛缩,如发生在卧推举重。在拳击、足球、竞技表演、滑水和摔跤等其他体育活动中也有骨折的报道。这些损伤通常发生在患者生命的第二到第四十年[1]。2019年,Stringer报告了第一例34岁的年轻活跃女性胸大肌破裂[4]。然而,这是一种罕见的伤害,但自1990年以来发病率有所增加。然而,大多数病例报告是由于间接创伤或举重,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可能与高流行的合成代谢类固醇的使用有关[5]

临床表现|

胸肌撕裂的诊断通常不是难以捉摸的。患者通常有做最大的举重或努力时感觉肩部有东西松动或撕裂的病史;而受伤通常伴随着“啪”或“啪”的声音。

  1. I型为挫伤,II型为部分损伤,III型为完全破裂;和
  2. A发源于胸骨点,B发源于肌腹,C发源于肌肉腱部分,D发源于肱骨止点。

胸肋部分的完全破裂可能导致水平内收力的丧失,这与其他运动员锁骨和胸肋部分的某些破裂相似。脱位或III-D型见于与举重运动有关的间接创伤诊断程序|

管理/干预措施|

保守治疗|

疼痛是主要的问题,应该由医生来处理。重要的是,患者需要了解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并应使用非药物措施,如[8]。保守治疗不会导致显著的功能丧失。历史上,非手术治疗一直被提倡用于老年人或久坐不动的人或不完全性撕裂者。[2]。然而,年轻,活跃的个人寻求更快的恢复,需要转介到骨科医生。Wolfe等人报道,在未修复的骨折中,峰值扭矩损失高达26%,肩关节内收功损失高达39.9%。[2][8]。此外,大量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完全性胸肌肌腱断裂在增加力量方面比非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运动员中。[1]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接受急性修复的PMM破裂患者在功能结局、疼痛和美容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62%,而持续修复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8%[9]

外科处置|

术后康复|

由于没有研究发表讨论胸大肌肌腱修复应变特性,因此该组织在术后患者断裂或妥协之前可以承受的应力量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胸肌肌腱修复术后的软组织康复时间框架是基于临床印象和治疗这些运动员的经验证据。此外,可以根据先前的文献对其他常见肌腱断裂修复的软组织愈合做出一些一般性的假设,包括[1]

与大多数术后康复一样,胸大肌修复后的最终目标包括:

  1. 维持修复软组织的结构完整性;
  2. 逐渐恢复全功能活动范围(ROM);
  3. 恢复或增强全动态肌肉控制和稳定性;
  4. 上肢活动完全恢复,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活动。

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尽可能快速安全地恢复到他们喜欢的活动水平。[1]

术后即刻期(0-2周)|
目标
  • 保护愈合修复的组织
  • 减轻疼痛和炎症
  • 建立有限只读存储器
练习
  • 第二周结束前不能运动
吊索
  • 吊带固定2周
  • 被动休息整整2周
  • 让软组织不受干扰地开始愈合
  • 让急性炎症反应正常进行
中期术后期(3-6周)|
目标
  • 逐渐增加ROM
  • 促进修复组织的愈合
  • 迟发性肌肉萎缩
星期2
  • 吊带固定至第3周
  • 开始无源ROM
  • 外部旋转到第二周开始,每周增加5度
  • 前屈至45度
  • 每周增加5-10度
Week3
  • 停用吊带固定器-第3周
  • 继续无源ROM
  • 开始外展至30度,每周增加5度
  • 开始轻柔的肩部/手臂等距运动(胸大肌除外)
  • 肩胛骨等长运动
第五周结束
  • 肩部、肘部、手和手腕的次最大等距运动
  • 积极的肩胛骨等渗运动
  • 被动的罗
  • 屈至75度
  • 外展至35度
  • 外展0度到15度的外旋
后期强化阶段(6-12周)|
目标
  • 保持满ROM
  • 促进软组织愈合
  • 逐渐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Week6
  • 继续无源ROM到满
  • 继续平缓的次极大等距运动,直到等距运动
  • 开始以缩短的姿势进行胸大肌的次最大等距训练,逐渐达到中性肌肉肌腱长度
  • 在完全拉长的位置避免等距
Week8
  • 逐渐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 上身测功仪
  • 渐进式阻力练习(等压机)
  • Theraband练习PNF对角线模式与手动阻力
  • 可以使用技术改变切口增厚吗
  • 疤痕清除技术
  • 超声软化疤痕组织
第12周
  • 全肩ROM
  • 肩膀弯曲至180度
  • 肩外展至180度
  • 肩部外旋至105度
  • 肩部内旋至65度
  • 进步强化练习
  • 哑铃等渗练习
  • 温和的双手次最大增强训练
  • 胸部传球,左右投掷
  • BodyBlade Flexbar
  • 全臂强化
高级强化阶段(12-16周以上)|
目标
  • 全ROM和灵活性
  • 增加肌肉力量,力量和耐力
  • 逐步引入体育活动
练习
  • 继续推进整个上肢的功能活动
  • 避免超过前一次最大重复量(RM)的50%的卧推运动
  • 下个月逐步提高到1 RM的50%
  • 在术后6个月之前,1次放疗前保持50%,然后在6个月的时间框架内缓慢进展到完全
  • 不要着急
  • 不要急于加强
  • arthrokinematics正常化
  • 运用全臂力量

[1]

第一个视频讲述了胸肌损伤,第二个视频解释了在早期愈合阶段有效治疗胸肌拉伤或撕裂。它讨论了对紧张肌肉的跨纤维摩擦按摩,自我拉伸练习和避免某些动作,如水平内收。

多学科团队的作用|

保守治疗后恢复期往往较长;而手术后则更快,尽管仍有并发症的风险。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鼓励患者寻求物理治疗。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为了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多学科医疗团队的所有成员(运动医生、骨科医生、康复专家、受过骨科专业培训的护士)必须相互交流,并能够访问相同级别的病例相关信息。[8]

参考文献|

  1. 1.01.11.21.31.41.51.61.71.8李建平,李建平。胸大肌肌腱修复术后康复。体育学报2007;2(1): 22-33。
  2. 2.02.12.2Wolfe SW, Wickiewicz TL, Cavanaugh JT。胸大肌破裂的解剖与临床分析。[J]中华体育杂志1992;20:587-593。
  3. 3.03.1de Castro Pochini A, Andreoli CV, Belangero PS, Figueiredo EA, Terra BB, Cohen C, Andrade MD, Cohen M, Ejnisman B。胸大肌断裂6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考虑:前瞻性研究及文献复习。美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42(1):95-102。
  4. 斯金格先生,考克菲尔德,夏普TR。一位活跃女性的胸大肌破裂。JAAOS全球研究与评论。2019年10月;3(10)。
  5. 刘建军,刘建军,李建军,等。胸大肌骨折的治疗现状。肩肘外科杂志。2015年4月1日;24(4):655-62。
  6. Tietjen r,胸大肌闭合性损伤。[J]中华精神病学杂志1989;
  7. 刘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中华肩关节外科杂志,2015,24(4):655- 662。
  8. 8.08.18.2杜兰特EJ,德西科FL。大胸肌茶r。
  9. Bodendorfer BM, Wang DX, McCormick BP, Looney AM, Conroy CM, Fryar CM, Kotler JA, Ferris WJ, Postma WF, Chang ES。治疗胸大肌肌腱撕裂:修复时间和固定方法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美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年11月;48(13):3376-85。
  10. LIVESTRONG.COM。如何治疗撕裂的胸肌可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Cj98SgslA&t=6s。22年12月20日访问
  11. 鲍勃和布拉德。如何有效治疗胸肌拉伤或撕裂。可以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6kG9rfEn5k。22年12月20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