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控制

跳转到:导航搜索

原始的编辑器-Heba El Saeid而且金正日杰克逊

简介|

姿态控制是保持我们的身体在空间中的能力,实现稳定和方向的目标[1].在康复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根据患者的活动限制和参与限制,对患者进行各种任务的训练,使其在日常活动中获得独立,而这种独立只有在我们考虑到影响每个姿势任务的各种因素时才能实现

姿态控制的系统框架|

任务的约束|

日常生活活动需要三种平衡控制:

  1. 稳态平衡是在相当可预测和不变的条件下控制我们平衡的能力。
  2. 反应平衡控制是指在意外扰动后恢复稳定位置的能力。
  3. 主动平衡或预期平衡是在潜在的不稳定的随意运动之前,激活腿部和躯干肌肉平衡控制的能力。

反应平衡控制依赖于反馈机制;主动平衡利用前馈机制。反馈控制指通过姿态控制系统对来自外部扰动的感官反馈做出反应而发生的姿态控制[2]

大多数功能性任务都需要平衡控制这三个方面。例如,站着取重物时,需要稳态平衡来保持稳定的位置,在取重物前需要预期平衡控制来防止在取重物和举起重物时失去稳定性,如果物体比预期重,则需要反应平衡控制,举起重物会导致我们失去平衡,在完成任务后再次保持稳态平衡。

稳态平衡|

坐或站等任务所需的稳定性被称为“静态平衡”,但当我们检查这些任务中姿势的摇摆量,以及我们的质心如何在支撑基础内被控制时,我们可以看到稳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动态的

有几个因素有助于我们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1. 身体的对齐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引力的影响,使我们偏离中心。
  2. 姿势的语气为了抵消重力的力量,反重力肌肉的活动增加时直立站立。感觉输入[3]
  • 运动策略是不够的,因为安静的姿势和坐着都以身体摆动、被动的骨骼对齐和姿势声调为特征;相反,即使站着或安静地坐着,也需要运动策略来保持稳定。为此,我们在稳态平衡控制中使用两种策略之一;臀部策略和脚踝策略[4]
  • 检查病人独立坐着或站立能力的临床试验和措施,例如

    反应平衡控制|

    用于恢复稳定性以应对短暂位移的运动策略可分为两类:

    1. 固定支持策略前面提到的脚踝和臀部策略
    2. 支持策略的改变步进策略和伸到抓策略。

    用于在扰动后恢复稳定的运动模式是由中枢神经系统(CNS)根据几个因素选择的,例如扰动的特征(例如,方向和幅度)。

    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大多数姿势的摇摆都发生在前后方向,所以这里有一些肌肉活动模式(协同作用)的例子,用于保持前后稳定

    1. 脚踝的策略通过身体运动恢复稳定性[2]
    2. 臀部的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在髋关节处产生大而快速的运动来控制运动,髋关节策略用于响应更大、更快的扰动或当支撑面顺从或小于脚时恢复平衡
    3. 一步的策略阶梯策略通过将脚置于摄动的方向来重新调整落在质量中心下的支撑基础
    4. 达到把握策略依靠伸展BOS,用手臂抓住外部物体来保持稳定。

    研究表明,在恢复稳定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改变并增加多种协同效应,这取决于手头任务的背景。这表明,在重新训练平衡时,重要的是不要将训练限制在单一策略的激活上(例如,脚踝vs.臀部vs.步骤vs.伸展),而是要创造条件,让策略不断调整。例如,当站在坚实的地面上时,使用脚踝策略(腿和躯干同步移动)是主要的;然而,当站在泡沫表面时,使用臀部策略(腿和躯干不同步)是一种转变[5]

    [6]反应性平衡控制可以通过各种测试进行测试,目的是挑战患者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后重新获得平衡,以下视频是此类测试的一个例子

    主动(预期)平衡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CNS)利用感觉系统收集的感觉信息和以往经验的信息来预测未来任务所需的力量和控制的数量,如果任务结果与预期不同,也有能力改变和适应新信息;例如,当举起一个重物时(根据形状判断其重量),中枢神经系统为我们准备了一种力量,当我们发现它比预期的轻时,我们会把它举得更高,然后我们适应新的信息(反应性),我们的错误被保存下来,并添加到我们的主动控制中,以便将来更好地预测。[2]

    环境约束|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支撑面的变化会影响肌肉的组织和平衡所需的力量。视觉和表面条件的差异会影响感官信息用于平衡控制的方式。最后,日常生活经常要求我们执行多项任务,这会影响注意力等认知系统平衡的方式,并给手头的任务增加更多的认知负荷。[2]

    总结|

    • 姿态控制产生于任务、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任务可以要求多种形式的控制0;稳态的,主动的或被动的
    • 当我们想要在可预测和不变的条件下保持平衡时,稳态控制是必要的
    • 主动的姿势控制是必要的,让我们的身体准备好在一个可预测的不稳定的任务中保持平衡
    • 反应性姿态控制是我们在应对意外扰动时保持平衡所必需的
    • 被动姿态控制采用反馈控制机制,主动姿态控制采用前馈控制机制。
    • 执行任务的环境条件,如视觉和表面条件的差异,以及认知负荷。

    参考文献|

    1. 曼奇尼M,纳特JG,霍拉克FB。神经系统是如何控制平衡的?帕金森病中的平衡功能障碍, Nutt JG, Horak FB,编辑。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2020:1-24。
    2. 2.02.12.22.3Shumway-Cook A, Wollacott M.电机控制:将研究转化为实践。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美国费城。2016.
    3. Basmajian合资企业。肌肉还活着。肌电图显示它们的功能。学术医学。1962年8月1日;37(8):802。
    4. 克雷斯,基梅尔,霍拉克,彼得卡,杰卡。安静和不安立场的统一观点:同时共存的兴奋模式.神经科学的信件。2005 3月29日;377(2):75-80。
    5. 龙格CF,舒珀特CL,霍拉克FB,扎亚克FE。由关节扭矩定义的踝关节和髋关节体位策略.步态和姿势。1999 10月1日;10(2):161-70。
    6. PaulPotterPT。伯格平衡测验。可以从: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bsE0f8Hys
    7. 大学的催化剂。反应性姿势调整|保持平衡的策略。可以从:http://www.youtube.com/watch?v=m678T_r62G
    8. Dania Qutishat博士。反应性姿态控制测试/推(外部扰动)。可以从:http://www.youtube.com/watch?v=2BxJKgrBy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