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骨髓炎(骨感染)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涉及骨骼及其结构,继发于感染(化脓性生物包括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真菌和分枝杆菌)。[1].急性骨髓炎是一种新的骨感染的临床术语,当干预延迟或不充分时,可发展成慢性反应。

在20世纪40年代引入青霉素之前,骨髓炎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如广泛清创、碟状冲洗、伤口填塞)。[1].自从使用抗生素以来,包括葡萄球菌性骨髓炎在内的骨髓炎死亡率已显著改善。尽管目前的卫生保健取得了进展,但骨髓炎仍然是一个主要的临床挑战,大约40%的患者发生复发性和持续性感染[2]

骨髓炎的病理生理是复杂的,目前还不清楚。导致感染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感染性生物的毒力、个体的免疫状态、任何潜在疾病以及受累骨的类型、位置和血管状况[3]

颅骨图像显示一例颅骨梅毒骨髓炎。

骨髓炎通常分为3种类型[4]

  1. 血液的:起源于血液或通过血液传播的
  2. 继发于连续感染
  3. 直接接种的二次接种

风险因素|

骨髓炎可因多种原因发生,并可影响所有人群。

  • [1].在手术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需要翻修手术。
  • [4]
  • 流行病学|

    骨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见于2-12岁之间,多见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