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心肌梗死(俗称心脏病发作)是由心肌血流中断和由此引起的缺血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1]

MI主要是由于潜在的病因|

风险因素

  • 男性>女性
  • 年龄
    • 男性>45岁
    • 女性>55岁

流行病学|

  • 冠状动脉疾病是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2]
  • 全世界每年有3240万例心肌梗死和中风。
  • 既往有心肌梗死(MI)的患者是进一步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高危人群。
  • 心肌梗死幸存者复发性梗死的风险增加,年死亡率为5%,是同龄无冠心病人群的6倍。[3]
  • 心肌梗死是世界工业化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45万人死于MIs。由于急救反应时间和治疗技术的改进,目前95%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能够存活。心肌梗死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在美国,5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65岁以下的人群中。[4]

特征/临床表现|

心肌缺血可以表现为

  • 胸痛/胸闷,可能会沿着左臂或下颚扩散[1]
  • 戏剧性的表现,如心脏骤停。[2]
  • 无症状性缺血可发生在内脏感觉差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胸手术后患者),并可表现为其他心肌损害症状,如呼吸困难[1]

症状和体征因性别而异。

  • 男女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或不适。
  • 女性通常会出现其他症状,如SOA、恶心和呕吐、颈部或下颌疼痛[5]

评估/实验室标记|

诊断的主要内容是: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结果;还有临床特征。

  • 心脏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是一种对骨骼肌和心肌功能至关重要的蛋白质。它构成了收缩机构的一部分。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首选生化标准,因为它是最敏感和心脏特异性的标志物。如果出现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升高和/或降低的情况,且至少有1个值高于健康参考人群的第99百分位数,则应诊断为心肌梗死[6]

图5:正常心电图波长

Subacute-left-anterior-descending-myocardial-infarct.jpg"src=

成像用于评估心肌灌注、心肌活力、心肌厚度、增厚和运动,以及心肌细胞损失对表明心肌纤维化或瘢痕的准磁性或放射性不透明造影剂动力学的影响。

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最好由一个跨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在大多数医院,都有专门管理这些病人的心脏病学小组。

对于出现胸痛的患者,心梗治疗的关键是时间。

  • 应立即进行心脏病学咨询,以确保患者在建议的时间框架内得到治疗。
  • 由于心肌梗死可能与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相关,这些患者最好在ICU环境中进行治疗。

长期管理

缺血性心脏病是无法治愈的,所有的治疗都是以症状为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