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科瘫痪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产妇产科麻痹(也称为产科产妇麻痹或产科产妇腰骶神经丛病)是指腰骶神经丛损伤导致的神经体征和症状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变得明显。这与产科麻痹不同流行病学|]

详细介绍产妇产科瘫痪患病率的研究有限。现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很罕见,只有一小部分妇女受到影响[1][2]。最近的证据表明,产后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3],但这个数字没有区分功能障碍的原因是由于分娩镇痛或劳动的本质。这种情况在教科书中没有很好的记载[1]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研究是在资源充足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些环境中,辅助分娩过程的麻醉干预措施和避免长时间分娩的医疗干预措施(如剖腹产)很容易获得。这种情况似乎与风险因素|]

危险因素因分娩镇痛或分娩本身的原因而异。

临床相关解剖|]

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就成为腰骶神经丛,最大的脊神经丛。它由发源于脊髓节段L1至S4的神经、发源于L1至L4的腰神经丛和发源于L5至S4的骶神经丛组成。来自腰骶神经丛的神经通常在腰大肌后方,向前外侧穿入腹壁,然后向前内侧,在骨盆边缘或髂骨上进入下肢。

损伤机制/病理过程|]

分娩后神经损伤的少数病例可能与麻醉过程有关,脊柱麻醉比硬膜外麻醉的发生率更高[4]。神经轴性阻滞可导致神经损伤:

  • 外伤——从针头直接伤到神经纤维
  • 化学物质——来自刺激物,如造影剂,硬膜外类固醇,清洁剂[4]
  • 缺血-由血肿形成的压力引起
  • 感染性脓肿也会导致类似的问题


然而,大多数产妇产科瘫痪是由于分娩机制或分娩时胎儿对神经的压力。

在长时间的第二产程中,腰骶神经丛的位置容易受到压迫,特别是在身材矮小且头盆腔比例失调的产妇中。神经损伤可能是机械性创伤引起的神经组织拉伸、压迫或横断的结果。此外,血液供应的损害也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分娩或分娩过程中造成的腰骶神经丛损伤将导致产妇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出现临床体征和症状。母亲可能会经历自主和运动功能障碍,包括传入疼痛、温度、压力和本体感觉的损害。

Katirji等人(2002)总结道[2]

腓神经常受影响。Hunerman(1892)将其发生频率归因于腰骶神经丛中的位置,尽管它也与长时间的姿势有关,这压迫了膝关节后部的神经,如长时间的深蹲或长时间的使用马镫。[4]

也可观察到股神经或闭孔神经病变,引起膝伸肌功能障碍,导致功能限制,如不能爬楼梯,髌骨反射减少和股感觉丧失。[4]

类型|]

体征和症状的表现以及电诊断研究有助于将腰骶神经丛病分为亚组,包括:

  1. 产时产妇腰骶神经丛病:涉及产妇分娩时容易识别的腰骶神经丛病[2]
  2. 产后产妇腰骶神经丛病:在分娩后表现出来[5]


电诊断研究进一步将产后产妇腰骶丛病描述为上、下腰骶丛病。

  • 上腰骶神经丛病-累及下肢肌肉,影响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下神经丛病仅累及神经丛下部(s2-s4)。
  • 产后下段腰骶神经丛病——当阴道分娩困难且无相关下肢感觉或运动缺陷的病史后,会阴感觉障碍(无论是否与尿失禁或大便失禁有关)持续存在时诱发。[5]进入骶神经丛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骶根位于梨状肌上因此不受骨骼压力的保护[6]

临床表现|]

上半身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