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

跳转到:导航搜索

蜂窝织炎通常表现为界限不清、温暖的红斑区,伴有水肿和触痛。

  • 它是一种急性细菌感染,引起真皮深层和周围皮下组织的炎症。
  • 感染无脓肿或脓性分泌物。
  • 溶血链球菌通常引起蜂窝织炎,通常是A群链球菌(即;酿脓链球菌),其次是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 免疫功能低下、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动物咬伤或有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患者可能感染其他细菌。
  • 如果临床医生正确识别并及时治疗蜂窝织炎,它通常会通过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来解决。

病因|]

皮肤起到保护屏障的作用,防止正常皮肤菌群和其他微生物病原体到达皮下组织和淋巴系统。当一个人在休息 蜂窝组织炎和淋巴水肿"src=

研究表明淋巴水肿是蜂窝织炎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已知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不知道两者中哪个先出现。淋巴水肿或慢性水肿患者由于淋巴管损伤和该区域免疫缺陷,更容易发生感染。另一方面,蜂窝织炎会对淋巴系统造成损害并导致淋巴水肿。[1]

流行病学|]

  • 蜂窝织炎是比较常见的,最常见于中老年人。
  • 当比较男性和女性时,蜂窝织炎的发病率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 每1000患者年约有50例

病理生理学|]

蜂窝织炎的特征是由细菌破坏表皮引起的细胞因子和中性粒细胞反应引起的红斑、发热、水肿和触诊压痛。

临床表现|]

蜂窝织炎的典型表现:界限不清的红斑[3]

典型症状包括急性界限不清和扩散性红斑,并伴有下肢疼痛、肿胀和发热,但可发生在任何皮肤区域或皮下组织。[4][5]

  • 症状可能包括发烧、恶心、呕吐和僵硬。[5][6]
  • 其他特征包括近端扩张和水肿的皮肤淋巴和大疱形成。
  • 蜂窝织炎主要表现为单侧,最常见于下肢。[5]

检查|]

蜂窝织炎患者会显露出受影响的皮肤区域,通常伴有界限不清的红斑。红斑区常触感温热,触诊时有肿胀和压痛。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疲劳和发烧等体质症状。

诊断测试/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值|]

培养通常对蜂窝织炎的诊断没有帮助。最常见的诊断是仅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疗管理|]

表现为轻度蜂窝织炎且没有全身性感染体征的患者应使用针对链球菌种类的抗生素。

口服抗生素治疗的持续时间应至少为5天。

  • 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织炎,患者应每6小时服用头孢氨苄500mg。如果他们对-内酰胺酶抑制剂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每6小时用克林霉素300毫克至450毫克治疗。
  • 对于化脓性蜂窝织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蜂窝织炎合并脓肿或广泛穿刺伤口,或有静脉用药史的患者,应同时接受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治疗。
  • 有MRSA危险因素的蜂窝组织炎应在头孢氨苄每6小时500毫克的基础上,每日两次使用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800毫克/160毫克,连用5天。如果病人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过敏,每6小时用克林霉素300毫克至450毫克治疗。对于在48小时内抗生素治疗改善甚微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延长抗生素治疗时间。
  • 对于出现全身性感染症状*、门诊治疗失败、免疫功能低下、出现迅速进展的红斑、无法耐受口服药物、或在留置医疗器械上或附近有蜂窝织炎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并诱导全身性抗生素治疗。

注意:了解单个抗生素和最佳选择超出了物理治疗师的范围。理想情况下,药剂师将在传染病方面具有董事会专长,以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抗生素。[2]

物理治疗管理|]

虽然缺乏证据来讨论蜂窝织炎的具体物理治疗干预措施,但治疗师应该意识到体征和症状,以便适当地转诊患者。除了体征和症状外,物理治疗师还应该了解蜂窝织炎的危险因素和各种原因。
理疗师对蜂窝织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

  • 休息和抬高患肢很重要,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 还建议使用凉爽、潮湿、无菌的绷带来缓解疼痛,也可以使用冰敷。

的预防措施|]

鉴别诊断|]

蜂窝织炎是一种常见的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感染,主要影响下肢,但它可以有许多模仿者。

蜂窝织炎的常见鉴别诊断包括

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蜂窝织炎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

蜂窝织炎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或骨髓炎将需要更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2]

  • 在局部,蜂窝织炎常常导致受累区域显著的组织损伤。[5]
  • 蜂窝织炎可以通过淋巴和血液系统扩散,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10]
  • 如果蜂窝织炎确实通过这些系统之一进行全身传播,它会引起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烧、僵硬、恶心和呕吐。[6][1]
  • 虽然罕见,但如果蜂窝织炎全身扩散而不及时治疗,有严重败血症、坏疽或坏死性筋膜炎的风险。[6]

预后|]

总体而言,蜂窝织炎预后良好

资源|]

一个视频链接由皮肤科医生Noah Craft博士,DTMH从提供者的角度讨论蜂窝织炎,包括案例研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1.01.11.2李建军,李建军。慢性水肿患者的蜂窝织炎。护理与住宿护理[网络连载]。(2012年3月),[引自2017年3月31日];14(3): 122 - 127。可从:CINAHL提供全文。
  2. 2.02.12.22.32.42.52.62.7布朗BD,沃森KL。蜂窝织炎.InStatPearls [Internet] 2019 11月6日。StatPearls出版。可以从: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9770/(最后访问日期:12.2.2020)
  3. 李建平,李建平。蜂窝组织炎的诊断与治疗。皮肤病学杂志。2011;24:229-39。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29-8019.2011.01398.x/full(2017年3月15日生效)。
  4. 蔡长荣,李文文,李忠忠,李信荣,李耀申,洪超。蜂窝组织炎住院成人细菌血症预测模型的建立: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16(1):581。
  5. 5.05.15.25.35.45.5王晓明,王晓明。蜂窝组织炎的研究进展。《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2016年,316(3):325 - 37。http://jamanetwork.com/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ama/935437/(2017年2月27日访问)。
  6. 6.06.16.2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蜂窝状组织炎和丹毒的干预措施。(Cochrane综述)。Cochrane数据库系统,2010(6):CD004299。
  7. 詹金斯TC。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蜂窝织炎及皮肤脓肿住院患者微生物学及抗生素治疗的比较。[J]中华医院医学杂志[J]; 201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56165/(2017年2月28日查阅)。
  8. McNamara DR, Tleyjeh IM, Berbari EF, Lahr BD, Martinez J, Mirzoyev SA, badour LM。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中复发性下肢蜂窝织炎的预测模型。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16 (7):779 - 779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412163(2017年3月15日查阅)
  9. 9.09.1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http://umm.edu/health/medical/altmed/condition/cellulitis(2017年3月25日查阅)。
  10. 起到了推动作用。蜂窝组织炎。http://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214222-overview(2017年2月27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