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科麻痹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产妇产科麻痹(也称为产科产妇麻痹或产科产妇腰骶神经丛病)是指腰骶神经丛损伤导致的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变得明显。这与产科麻痹不同流行病学|

详细研究产妇产科麻痹的患病率是有限的。现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很少见,只有一小部分女性受到影响[1][2].最近的证据表明,产后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3],但这个数字没有区分功能障碍的原因是由于分娩镇痛还是分娩的内在因素。这种情况在教科书中没有很好的记载[1]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研究都是在资源充足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些环境中,辅助分娩过程的麻醉干预和避免长时间分娩的医疗干预(如剖腹产)是现成的。这种情况似乎与风险因素|

危险因素的不同取决于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归因于分娩镇痛还是分娩本身。

临床相关解剖|

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就成为腰骶神经丛,最大的脊神经丛。它由分别起源于L1至S4脊柱节段的神经、起源于L1至L4的腰神经丛和起源于L5至S4的骶神经丛组成。来自腰骶神经丛的神经通常在腰大肌后面,沿前外侧穿过腹壁,然后沿前内侧,沿骨盆缘或髂嵴进入下肢。

损伤机制/病理过程|

少数分娩后的神经损伤病例可与麻醉过程有关,其中脊髓麻醉的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4].神经轴传导阻滞可通过以下方式造成神经损伤:

  • 外伤,从针直接刺到神经纤维
  • 化学-来自刺激物,如造影剂,硬膜外类固醇,洗涤剂[4]
  • 血肿-由血肿形成的压力引起的
  • 感染性——脓肿也会导致类似的问题


然而,大多数产妇产科麻痹是由于分娩机制或分娩期间胎儿对神经的压力造成的。

腰骶神经丛的位置在产程延长的第二阶段容易受到压迫,尤其是身材矮小且头骨盆比例失调的妇女。神经损伤可以是机械性创伤导致神经组织拉伸、压迫或横断的结果。此外,血液供应的损害也可能引起神经损伤。

在分娩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腰骶神经丛损伤会导致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开始出现临床体征和症状。母亲可能会经历自主神经和运动功能障碍,包括传入疼痛、温度、压力和本体感觉的损害。

Katirji et al.(2002)得出结论:产时[2]

腓神经常受影响。Hunerman(1892)将其发生频率归因于其在腰骶神经丛的位置,尽管它也与长时间的体位压迫膝关节后神经有关,如长时间深蹲或长时间使用马镫。[4]

也可观察到股神经或闭孔神经病变,引起膝关节伸肌功能障碍,导致功能限制,如不能爬楼梯、髌骨反射减弱和股感觉丧失。[4]

类型|

体征和症状的表现以及电诊断研究有助于将腰骶神经丛病划分为亚组,包括:

  1. 产妇产时腰骶神经丛病:累及产妇在分娩时容易识别的腰骶神经丛病[2]
  2. 产后产妇腰骶神经丛病:表现在分娩后[5]


电诊断研究进一步将产后产妇腰骶神经丛病分为上腰骶神经丛病和下腰骶神经丛病。

  • 上腰骶神经丛病-累及下肢肌肉,影响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下神经丛病仅累及神经丛的下部(s2-s4)。
  • 产后腰骶神经丛病——当难产史后持续存在会阴感觉障碍,不论是否伴有尿失禁或大便失禁,且未出现相关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时,引起会阴感觉障碍。[5]进入骶神经丛形成的第一,第二,第三骶神经根位于梨状肌上因此不受骨压力的影响[6]

临床表现|

上肢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