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肌腱病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根据Lewis等人的说法,肌腱套肌腱病变[1],“指疼痛和无力,最常见于肩部外旋和抬高运动,这是肩袖组织负荷过大的结果”。肩袖肌腱病变的病理病因是多因素的,可归因于外在和内在机制,以及环境因素。由于所涉及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因此肩袖肌腱病变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因此需要考虑到这些特定机制/因素的不同治疗干预措施。

临床相关解剖

肩袖是4块不同肌肉及其肌腱的统称,它们在肩部运动时提供力量和稳定性。这些肌肉起源于肩胛骨并与肱骨头相连,在肩关节处形成一个袖带。在肩袖的头部,有一个囊覆盖并保护肌肉肌腱,因为它们与周围的骨头密切接触。[2]肩袖肌肉包括:[3]

起源于肩胛骨 肱骨插入 主要功能
流行病学

高达30%的人群在其一生中经历过肩痛,高达50%的人群每年至少经历一次肩痛发作。我们可以说肩部疾病非常普遍。54%的肩部疾病患者报告三年后症状仍然存在。[4]肩袖肌腱病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肩部疼痛类型,约占总人口的30%。[5]参与重复性头顶活动的个体,包括重复性投掷运动,如棒球或排球,职业,如绘画或木工,肩部疼痛的发生率增加。肩袖肌腱病变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当我们谈论肩袖疾病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以下情况可归为“肌腱套肌腱病”一词:“肌腱炎、肌腱炎、腱副病或部分肌腱撕裂”,并应排除:[5]

职业风险因素:[6](|]

  • 尴尬的姿势

  • 静态姿势

  • 繁重的工作

  • 直接承重

  • 重复的手臂动作

  • 工作时双手高于肩高

  • 缺乏休息

肌腱病变的危险因素:(|]

病因(|]

根据Lewis等人的说法[1]肌腱套肌腱病变的确切原因尚不确定,但建议的机制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或综合因素,如下图1所示。

图1所示。肩袖肌腱病的机制建议"src=
图1所示。肩袖肌腱病的机制建议[11]


外部因素是由于肌腱的法囊侧压迫肩袖肌腱,从而侵犯肩峰下间隙。这种压迫可由肩峰、肩峰下和AC关节马刺的解剖变异引起[12]肩胛骨或肱骨运动改变,体位异常,肩袖和肩胛骨肌肉功能缺损,可伸性下降[12]。还有一种独特的外在机制,称为内部撞击在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的肌腱的后关节面受到压迫这与肩峰下空间狭窄无关。[13][14]肌肉疲劳或无力可能导致肩峰下间隙狭窄,因此康复治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5]

导致肩袖肌腱因拉伸或剪切过载而退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学、力学特性、形态和血管性的改变。因此,内在因素对肌腱的形态和性能都有影响。[13][14]年龄,遗传和糟糕的生物力学[5]过度使用和创伤[12]也被认为是内在因素,增加肌腱上的负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5]

特征/临床表现

肩袖肌腱病变的症状或特征为肩袖四肌腱区域疼痛和肩关节压痛,表现为钝感,尤其是在患侧头顶、背后、举物和睡觉时。与肩抬高和外展更相关,不能达到高于90°外展,上臂前屈。ADL会引起相当大的疼痛。疼痛不是突然的,而是会逐渐加重,并且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伴随疼痛的是你的肩膀越来越无力,无法移动。[15][16]也可能是局部肿胀。

鉴别诊断

肩部疼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有必要确定肩袖肌腱病和以下一些肩部问题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