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骨间神经综合征

跳转到:导航搜索

定义/描述|

后骨间神经综合征是后骨间神经通过桡骨隧道的神经性压迫。[1]这可能导致手指和拇指伸肌麻痹或麻痹,导致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掌指关节处无法伸展。[2]由于桡神经支配的桡侧腕长伸肌的作用,手腕伸展得以保留。[3]

径向nerve.jpg”src=

临床相关解剖|

后骨间神经位于脊柱轴附近[4]


在外上髁的水平,在[5]桡浅神经在桡骨隧道近端结束。后骨间神经较长,在肌腱弓(Frohse拱廊)下进入桡骨隧道。Frohse的拱廊,这是最常见的压缩点,是深层和浅层头部之间的连接[6]后骨间神经在桡骨隧道中通过[4][7]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后旋肌与经过Frohse拱廊的后骨间神经

后骨间神经综合征在男性、体力劳动者和健美运动员中更为常见,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3人。[8]肱骨骨折,有12%的几率伴有桡神经麻痹。[9]前臂近端骨折也可导致后骨间神经麻痹。[10]

后骨间神经综合征可由创伤性损伤、肿瘤、炎症和解剖损伤引起。通过反复的旋前和旋后,可以形成前臂近端神经的动态压迫。[11]

后骨间神经综合征通常自发发生[1]它是由上肢压迫性损伤引起的,主要发生在Frohse拱廊区[12]。这是神经进入的区域[13]这是最常见的压迫神经的地方。然而,它也可能发生在创伤之后,例如对前臂近背区域的打击。桡神经的撞击导致后骨间神经综合征。[9]后骨间神经受压与重复性活动有关,包括握紧、手腕旋后和旋前,并伴有手腕伸展。[14]这种诊断可能与外上髁炎有关。[15]

后骨间神经综合征可能是医源性的,在桡骨骨折复位、尺神经转位或外上髁炎伸肌起点松解后发生。[1]虽然不太常见,但它也可以在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断裂手术后复位。[16]后骨间神经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内在神经异常和外在压迫。[17]

特征/临床表现|

诊断为后骨间综合征的患者可能有模糊的前臂后近端疼痛史,在较轻的病例中没有虚弱。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表现为手腕和手指伸肌无力。因为桡侧腕长伸肌和在某些情况下桡侧腕短伸肌在桡神经进入旋后肌之前受支配,所以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腕部伸展。此外,由于尺侧腕伸肌的缺失,腕关节在伸展时可能会有一些桡侧偏移,而余下的ECRL和ECRB受神经支配。[18][19]

大多数神经卡压是由于骨少韧带狭窄引起的。在后骨间神经压迫的情况下,压迫发生在肌腱肌肉桡骨隧道内。69.4%的神经被Frohse纤维拱廊压迫。[20]


这些症状的发展非常缓慢。症状平均持续2-3年才能作出明确诊断。[11]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症状通常包括疼痛、感觉和运动改变、爆裂感、感觉异常和麻痹。不会有感觉丧失,因为这个神经只携带运动纤维。


后骨间神经综合征以后骨间神经分布的运动障碍为特征。[20]虽然后骨间神经确实有传入纤维从手腕传递疼痛信号,但它不携带任何皮肤感觉信息,这可以帮助区分后骨间神经麻痹颈神经根病。后骨间神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不同程度的无力,包括尺侧偏,导致功能丧失。

鉴别诊断|

后骨间神经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外侧神经的病理[21][22]

与侧肘痛相关的其他病理包括:

诊断程序|

仔细的临床和电生理检查对于可靠的诊断是重要和必要的。[13]

体格检查|

特别调查|

下列特殊检查用于协助诊断。[1]它进一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地形和肌肉去神经支配的严重程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