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受

跳转到:导航搜索

介绍|

本体感觉(身体在空间中的定位感)是一种重要的身体神经肌肉感觉。它属于我们的“第六感”,通常被称为躯体感觉。躯体感觉(或躯体感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它包括机械感受(振动、压力、歧视性触摸)、热感受(温度)、伤害感受(疼痛)、平衡感受(平衡)和本体感受(定位和运动的感觉)等子类别。[1]来自所有这些不同感觉成分的反馈来自我们的周围神经系统(PNS),并将信息提供给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这些信息既在脊髓水平(反射),又被送到大脑皮层进行更高的处理。[2]

本体感觉本身可以理解为包括各种亚模态:

本体感觉(关节位置感):本体感觉是我们对关节/肢体定位的感觉。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关节位置感——主动关节位置感(AJPS)和被动关节位置感(PJPS)。关节位置感决定了一个人感知关节角度的能力,然后在肢体移动后,主动或被动地再现相同的关节角度[3](临床测量为联合匹配任务)。

运动感觉:动觉(Kinaesthesia)是对人体运动的感知(运动感)。[4]运动感是指感知关节运动的能力,包括运动的持续时间、方向、幅度、速度、加速度和时机。[3]

力量感:力量感(SoF)也被称为努力感/沉重感/紧张感或力匹配感。它是一次或多次再现(或匹配)期望的力量水平的能力。力觉被认为源于嵌入在我们肌腱中的高尔基肌腱器官(GTOs)、肌肉中的肌梭和皮肤中的本体感觉的传入反馈。[5]

速度变化率(SoV):SoV是我们检测振动的能力,这种振动来自于放置在皮肤上的振动物体。[6]它被认为与本体感觉通过相同类型的大传入神经纤维(Aαβ)。[7]

Somatosensation。摘自:Ager, a.l., Borms, D., Deschepper, L., Dhooghe, R., Dijkhuis, J., Roy, J. s ., &冷却器,A.本体感觉与肩痛:系统综述。递给他们.2019年8月31日。pii: s0894 - 1130(19) 30094 - 8。doi: 10.1016 / j.jht.2019.06.002。

总体而言,本体感觉的所有亚形态都来自关节囊、韧带、肌肉、肌腱和皮肤的神经输入的总和,这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影响着身体的行为调节和运动控制。[8]

本体感觉对于我们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至关重要。本体感觉有助于运动计划、运动表现、演奏乐器,并最终帮助我们避免受伤。

本体感觉的神经学基础主要来自于位于皮肤、关节和肌肉中的感觉受体(机械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肌肉纺锤体与肌腱器官传入的较小成分,皮肤感受器和关节感受器的最小输入)。这些肌肉传入受体允许通过肌肉、皮肤或关节拉伸变化的神经信号来识别肢体位置和运动[9].因此,本体感觉基本上是在你全身的感觉受体和神经系统之间的一个连续的前馈和反馈输入循环。

机械感受器是人体内的一种感觉感受器,它对组织的机械变化做出反应。不同类型的机械感受器包括

  • 帕西尼氏小体
  • 触觉小体
  • 默克尔的光盘
  • 罗菲尼小体
  • 高尔基肌腱器官(GTO)
  • 游离神经末梢

在头发和皮肤中也有机械感受器。

在韧带组织中有四种类型的机械感受器。由于所有类型的机械感受器都是有髓鞘的,并迅速将感觉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10]

  • I型(小)阈值低,静态和动态环境适应缓慢;
  • II型(中)阈值低,适应动态环境快;
  • 类型III:(大)阈值高,动态环境适应慢;
  • IV型:(非常小)传递损伤的高阈值疼痛感受器。

特别是II型和III型机械感受器被认为与人的本体感觉有关。[10]

下面的简短视频很好地说明了本体感觉的复杂性。

[11]

本体感觉损伤的原因|

关节本体感觉差可能导致受伤的可能性增加。[12]本体感觉障碍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本体感觉减弱可由局部组织损伤、水肿(肿胀)或竞争性伤害性输入(疼痛)引起。

本体感觉受以下因素影响: